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大学“似是而非”课何以成爆款? 2019年秋季新学期,“似是而非”课第一次出现在复旦大学的课表上,立刻成了爆款。课程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的多位教授,以“

济宁晚报 2019-10-28 09:43 大字

别让好课变“水课”

通过开设一门选修课,帮助学生锻炼科学的逻辑推理思维,汲取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的想法是好的。想来,如此“百科全书”式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科学的思维路径,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会产生助益。按理说,“通识课”是应该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知识,适当降低课程的接受门槛。但从现下部分学生存在诸如“课程形式有点像讲座,内容不能深入,对我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帮助不大”等反馈来看,授课教师也应意识到授课对象都是高校学子,课程深度应该根据合理的调查研究做出适当调整,如此才能避免“似是而非”课从好课变成“水课”。

“似是而非”课贵在通俗

在教科资源丰富的大学开设“似是而非”课,由资深科研工作者现身教学,可谓对伪科学的正面回击。大学生未来会涌入各行各业,该课对他们科学素养的提升,也有正本清源效果。和许多无趣的课相比,“似是而非”的高叫座率,证明学生们有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的传授效率自然提高。作为通识选修课,面向的人群较为多元,自然也不能太专业,因为专业必然带来门槛,也涉及是否进入学科精深幽微处,而知识密度过大也有违通识之“通”,正是许多话题存在专业门槛,所以才要通俗讲,初衷在于提高非专业学生知识增量。

(来源:新华网 整理:扈宏毅)

新闻推荐

未成年犯罪,难因“年龄未满”画上句号

■本报评论员扈宏毅我们期待的法律,不能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一刀切”,进而将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处理简单化机械化,而是要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