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 高校和单位食堂里 绝大多数人能做到光盘

西安晚报 2019-10-23 04:43 大字

高校食堂里,随处可见提倡节约的标语。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餐桌上浪费粮食的现象曾经比较严重,随着“光盘行动”在全国开展,节俭、珍爱粮食的优良传统又在人们心中被唤起,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不仅大大小小的餐饮企业浪费现象不再,机关单位和高校食堂中,“光盘行动”也成为大家推崇的文明习惯,节俭之风深入人心。

怕浪费在打餐窗口主动要求少打饭

10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南郊一所高校。这里一层主要经营快餐,十几种菜品供大家选择,还有面食。二层经营民族小吃、特色美食。记者看到,提倡节约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很多售菜窗口处也都贴有“售半份菜”的标识。每层有4个残食回收车,学生用完餐,自己把餐盘碗筷送过去。

记者观察了20分钟发现,仅有个别女生剩下一些饭菜,餐盘回收处大部分盘子都没有剩饭。正在就餐的大三学生小刘告诉记者:“我们身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努力做到按需选餐,不剩菜,不剩饭,当‘光盘一族’。”

“如果有的人吃得少,都会在打餐窗口主动跟师傅说少打一点米饭,我身边的很多女生都是这样,要是吃不完看着白花花的大米被倒掉,那就太惭愧了。”大二学生小孟说。

22日中午,记者又来到北郊一家单位食堂,正值饭点,餐厅里打饭窗口排起了长队。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香菇青菜……快餐窗口共有8个菜供大家挑选,价格在10元~20元之间,还另有面食窗口。

记者在餐盘回收处看到,大多数餐盘都比较干净,没有剩饭剩菜。回收桶里也大多是些骨头和菜汤。“前几年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剩菜剩饭两桶都装不了,现在差不多就一桶,真是少多了。”收餐盘的师傅告诉记者。

“基本上都能做到按量取食,能吃多少打多少。”食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在减少浪费方面,食堂不断改进管理,比如加强对用餐人数的分析和预估,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按用餐人数做餐、配餐;定期发布泔水量等食品浪费信息,引导员工参与和关注食堂节约;定时收集大家意见,不断改良口味……在种种有效措施推动下,“光盘行动”成效明显。

讲文明不浪费需要“从我做起”

虽然人人都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并不容易。中科院曾对各种宴席浪费原因做过调查,结果发现浪费的原因有四大项:菜品质量难以令人满意;某些地方传统习俗对菜品数量要求过多;盲目点菜导致菜品数量远大于消费量;攀比心理较重,讲究排场。

专业人士认为,杜绝浪费需要全社会一起行动,包括卫生监管部门、餐饮行业、消费者、媒体等,要形成合力。例如,针对餐厅饭馆的浪费,应该注重对餐饮企业人员的节约理念、环保意识等相关知识的普及,餐馆服务员有责任和义务主动提醒顾客适量点菜,对“光盘”的顾客采取适当奖励,比如抽奖、返券等,赢得顾客好感,还能争取回头客;针对宴席上的浪费,应该大力倡导分餐制和自助餐制,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有利于健康,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除了消费端,也不能忽视食物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的“隐性浪费”问题,例如有些食物因为打蔫会被丢弃,有些食物被丢弃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长得不好看。

采访中,还有一些餐饮企业从业者和消费者表示,消费习惯和优秀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倡导文明用餐的环保理念,营造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应该当“从我做起”,并将这份理念和习惯传递下去,带动身边的人,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让“光盘”成为一种习惯。文/图记者袁玥

新闻推荐

为何“爱辞职”成为了90后的又一标签?

金三银四金九银十,又到了每年的秋招时节。在各企业HR狂刷简历企图招贤纳士的同时,内部年轻员工心中实则也暗流涌动:他们有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