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量子波动速读 波动的是焦虑 5分钟读完10万字,家长“智商税”太好收?

安徽商报 2019-10-18 01:09 大字

读完一本10万字的书要多久?在某问答平台,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是4~6小时。

在一些号称“全脑教育”的教培机构口中,学过“量子波动速读”法后,只要5分钟就能读完10万字,并且还能复述书里的内容。

“量子波动速读”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类培训机构不断出现?家长又为什么愿意为这样的概念买单?

量子波动速读? 只是个名字而已

记者以家长身份实地走访了北京一家“全脑教育”培训机构,在该机构展出的海报和电子宣传册中,可以看到“量子波动速读”“超级意念力”“五官感知”等相关宣传,脑门儿吸勺子吸手机被作为成果展示了出来。

对比后记者发现,虽然发现不同的机构都把“量子波动速读”作为特色课程推出,但是对于“量子”的解释却各有各的说法。

引起热议的孩子们用“量子波动速读”法快速翻书阅读的视频中,相关机构人员讲述原理称,量子会跟量子产生纠缠,而量子在纠缠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波粒二象性,通过眼睛作用于大脑,最后眼动脑动,读完整本书。

而记者走访的这家机构工作人员称“‘量子波动’速读只是个名字而已,跟量子没关系,更像是升级版的快速阅读。”工作人员说,在他们这里,快速阅读是一分钟看2000~5000字,而“波动速读”起步就是1分钟看5000字以上,其原理是“把左脑关闭,用右脑阅读”,训练得当的话,能达到1分钟看8000字的速度。

“孩子们翻动的书都是他们看过的,而且至少看了3遍以上。”该机构主讲彭老师称,在他们“量子波动速读”的宣传视频中,孩子手中拨动的书都是认真看过的。

“波动读书肯定要拨书的呀!”工作人员称,拨书的过程其实是孩子在认真看过书以后,复述书中的内容。

该机构解释培训理念时称,全脑教育包括左脑和右脑,左脑是逻辑思维,右脑是图像思维。正常人用左脑,一般6岁以前的孩子右脑还没有封闭,6岁以后,右脑长久不用的话,就会封闭退化。使用他们的方法读书后,孩子读书的时候脑海里会出现图画和声音。

而脑门儿吸手机和勺子则是“超级意念力”的训练结果。工作人员称“人的脑门儿上有个很强大的磁场,专注力够的话谁都能做到(脑门儿吸手机),而且吸着手机来回走都没问题。”

蒙眼辨色也是“五官感知”训练的表现形式。在训练阶段,老师会引导学生想象每个颜色对应的声音和感觉,最终,孩子能实现用靠触觉听觉嗅觉来辨色。

机构:一万九千八 “全脑教育”带回家

记者走访的这家“全脑教育”机构除了寒暑假组织的训练营活动外,并不直接接触学生,用工作人员的话来讲,他们主要是“孵化老师”,通过培训老师,借助老师自己开设的各类教辅机构传播“全脑教育”的理念。

想要进入“全脑教育”行业并不难,只要自己有培训班或者类似“小饭桌”的托管班,交19800元就可以成为该机构的联盟店。机构负责培训两个老师,培训分为3次,每次3~5天,培训结束后就可以掌握“全脑教育”的方法。

在培训现场,记者发现,参与培训的人员身份各异,有在校老师、全职母亲、培训机构老师、自由职业者等。对于接受培训的人员的资质,该机构表示并没有要求。“我们只是一个平台,给大家提供这样的理念和学习方法,具体办班儿和学习效果要看培训的老师经验如何。”工作人员说。

谈及培训价格,该机构表示面向学生的具体课程定价是由各个培训班自己决定的,他们并不参与。而该机构自己的招生页显示,参与3天封闭特训以及21天线上打卡学习活动需要9800元。记者了解到市面上“全脑教育”课程的价格在1万到6万不等,培训周期在5~7天。

“自己只是给老师教,至于老师回去之后怎么教学生,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工作人员表示。

培训现场,伴着“感恩的心”的背景音乐,一位参与培训的在校中学英语老师声音颤抖地表示“感谢XXX机构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接触到这么先进的理念,虽然我弟弟是医生,他告诉我全脑理念都是骗人的,可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全脑教育”流行背后 波动的是焦虑

不少网友调侃,报名的都是交“智商税”,然而“全脑教育”机构的遍地开花是有其生存土壤的,家长们的焦虑则是催化剂。

随着《最强大脑》《挑战不可能》等节目的热播,人们对于大脑的想象力也被拓宽了,“脑科学与教育”也成了在学生和家长中大肆传播的神话。在“量子波动速读”法出现之前,“松果体开发”也曾被奉为神话,但这些都是披着“全脑教育”的外衣、没有脑科学证据支持的教育乱象。

延安大学神经外科教授周志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科学上并不存在任何专门开发孩子脑潜力的技术。”而“蒙眼识物”等类似的潜能开发,周志武称,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能证明人类有这些特殊能力,更无从谈及开发和利用。

在上述培训机构主讲人的口中,“大语文”时代,语文课程要求提升阅读速度,拓宽阅读量,与此相呼应,考试题目的字数越来越多(6000~12000字),有的孩子连卷子都做不完,这无疑让家长和学生感到焦虑。

就此,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儿子正在读初中的张女士表示,课堂外,老师要求一个学期至少读10本书,每天中午抽40分钟来读,是可以读完的。

魏先生的女儿正在上小学,老师要求每周看一本课外书,并写读书小报,虽然看得有点吃力,但他表示也是可以完成任务的。

对于考试写不完卷子,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曾给出过解释。2017年在北大的一次对谈会上,他表示,高考语文正在改革,命题的一个变化是注意考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读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根据调查,每年大概总有15%考生做不完卷子。

“选拔性考试,有15%做不完也正常。”温儒敏说。然而这个解释却被各大教辅机构拿来做广告,加重了家长和学生的焦虑。

在周志武看来,家长不可拔苗助长,过早给孩子太多的学业压力,应当顺其自然,在合适的年龄段做合适的事情,要根据孩子大脑的发育过程,合理开发其大脑能力,以适应社会多变的环境,而不是超越儿童正常生长规律去急于求成。

“为了孩子,什么钱都敢花。”魏先生感慨道。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越来越焦虑,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所以再多的钱也肯花,再贵的班也得上。儿童心理专家就指出,家长如果着急焦虑、盲目跟风,把年幼的孩子推进培训班进行所谓“全脑开发”,其实是违反孩子正常成长的规律,最终只会伤害了孩子。据中新社

新闻推荐

农业农村部:春节前猪肉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 国资委:“僵尸”企业处置接近完成

国资委:“僵尸”企业处置率已经超过95%,接近完成10月17日,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