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集中采购”让药企告别舒适区
9月24日,国家医保局主导的新一轮药品带量采购扩面正式开标。根据联合采购办公室最新公布拟中选结果显示,25个“4+7”试点药品扩围采购全部成功,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
此次带量采购最受关注的点,一是由“4+7”的11个城市扩大为25个省;二是跟去年首轮带量采购不同,今年的规则由独家中标改为三家中标。
近年来,药品采购机制改革不断提速。2018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成立后,密集调研了多地医改政策。其中,上海市的药品招标采购政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去年12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等7个城市(“4+7“)共计11座城市已经联盟进行过带量采购,并于今年3月全面执行。今年9月1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明确开展跨区域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也就是说,带量采购这一举措在11城试点之后已经基本推向全国。在集中采购的基础上,药品带量采购是指在集中采购过程中开展招投标或谈判议价时要明确采购数量,让企业针对具体的药品数量报价。带量采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明确用量、及时付款、确保品质上。带量采购的核心不仅是降价,它反映的是处方药市场游戏规则的剧变,起码此前患者担心的“以药养医”基本就宣告终结了。而本次扩面集采备受关注的“独家中标”改为“三家中标”,这也将有利于避免出现此前“独家中标”后却出现药企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
尽管看起来只是招投标机制的“微调”,但是对于医药界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场变革绝非静悄悄,而是一场足以形成强大蝴蝶效应的变革举措:这不仅意味着招投标机制更为科学化、向鼓励市场竞争更进一步,同时也直接意味着药品价格迎来新一轮降价潮,患者用药费用负担将大幅度降低。
从消息公布后各大药企的股价变化来看,对于企业来说,首先毫无疑问的是,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但从公共采购与市场之间的博弈角度,这一改革从长远看是消除了隐形空间,事实上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在以往,药品招标只招标价格,没有数量,最后企业需要自己做医院工作来保证使用量。而药品带量采购,是指在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开展招投标公告时,先承诺药品的采购数量(销量),让企业针对具体药品数量报价。
当然,这对企业来说,也就意味着在进行投标报价时,价格战策略也将面临失效,在报价的同时,药企还需考虑自身的生产能力是否能够匹配,面对未来原材料供应等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在保证量的前提下如何保证药品的质量,同样是药企需要在招投标的最开始就想清楚的问题。
对于中国本土药企来说,单纯依靠仿制药拓展市场的空间正在越来越小,这对于药企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药企们将逐渐告别以往的“躺赚”舒适区。
新闻推荐
记者|戴梦馨编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9月24日启动预报名。然而直至25日,仍有大量考生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反映,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