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剪刀手”要担心指纹泄露还能不能愉快地拍照?
很多人在拍照的时候会下意识摆个“剪刀手”比V,再大喊一声“耶”。在技术越来越进步的今天,这一手势却有可能会泄露你的指纹信息。
据报道,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全民体验日活动上,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副主任张威向公众提示了这一风险。张威解释:“基本上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还原出被摄者的指纹,在1.5米-3米的距离内拍摄的照片能还原出50%的指纹,只有超过3米拍摄的照片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
此观点一出,瞬间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
◎本期主持:曹雅欣
◎点评嘉宾: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
IT时代网小小
封面新闻 蒋璟璟
工人日报斯涵涵
时评人何勇
◎委托人:李先生
◎方式:读者来电
◎话题:我们终于进入拍照发朋友圈都要深思熟虑的时代,以后你还敢比“剪刀手”吗?
观点A 哪怕指纹泄露 也没那么恐怖
比“剪刀手”拍照指纹会被窃取,这让不少网友表示“脊背发凉”。要知道,拍照比“剪刀手”是很常见的姿势,如若指纹信息通过照片被提取后通过专业材料制作成指纹膜,被不法分子用于各种通过指纹技术来识别身份的渠道,比如指纹门锁、指纹支付等,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很快,公安部专家出来回应,称“剪刀手照片取指纹”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就很复杂,并不是拿相机拍一下就能伪造指纹。此话稍稍让恐慌的网友宽了点心。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
直观的理解是,如果距离比较近,相机的像素足够高,比如和当前主流的指纹识别算法要求的精度相当甚至更高,光线足够强,拍照的角度足够好,那么配合以人工智能的一些修正补偿的算法,理论上是可以提取到照片上的指纹特征的。
但若想提取指纹的局部细节特征,条件会很苛刻,一般情况下还是难以达到这些理论上需要的条件的。而且,如果指纹泄露被人利用来破解手机或者指纹密码锁,在不法分子获得你的指纹信息之后,还必须接触到你的手机和密码锁,这又需要满足一个条件,才能实现真正的破解。从这一点来看,哪怕比“剪刀手”拍照泄露了指纹隐私,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
IT时代网小小
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剪刀手泄密”问题。事实上,通过照片提取、复原以及伪造指纹并不容易。现在各种各样的美颜、滤镜等功能反而成为了保护隐私的利器,美颜之后别说指纹,甚至连酒窝都没了!与此同时,要想从图片中提取“剪刀手”的指纹特征,最好是分辨率较高的图片原图,而网上的图片由于受到美颜、压缩等操作干扰,从中提取指纹特征难度较高。
除此之外,目前最常见的提取指纹特征方法并不是通过照片获取,而是从按手印的合同上或者从手机壳、玻璃等光滑表面拍摄的汗污指纹,“剪刀手泄密”的情况并不多见。
观点B 对隐私泄露多些防范 并非多余
人们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从准确道出姓名住址的骚扰电话到惟妙惟肖的AI换脸,从快递信息到开房隐私,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点技术已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诈骗。随着科技的进步,花样翻新的网络犯罪活动令人防不胜防。“剪刀手照片取指纹”不过是对常见行为的一种安全提醒,故而引发广泛关注。
虽然不少用户淡定地笑称,多用滤镜拍照,模糊处理“剪刀手”就不易被识别指纹。可如果技术进一步发展,或许再多的后期PS、滤镜,都无法阻挡伸向“剪刀手”照片的黑手。所以,为安全起见,人们有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规避指纹信息泄露的风险。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
这个消息为何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很大原因在于关于安全方面的事,很多时候很容易被过分解读。不过,说比“剪刀手”容易泄露指纹隐私,的确能提高我们的警惕性。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生物识别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保护生物识别特征,就是保护个人隐私。一旦到了网上,对个人而言,就会完全无法控制。若个人因此而受到侵害,后悔也来不及。
安全无小事,首先要靠自己。就如同不久前出现的某换脸软件,刚开始很多人并不知道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不加思考地跟风玩,好在后来经过一些舆论的引导,很多人开始有自我保护意识了。照片千万张,安全第一条,三思而后行,准没错。
封面新闻 蒋璟璟
很长时间以来,关于“指纹识别”的安全警示,各方其实都做得很不到位。过去,业界惯常的说法是,指纹等生物密码是最安全的,这种绝对化信誓旦旦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用户的选择。而时至今日,公众被告知,拍照比“剪刀手”都可能泄露隐私、都可能被复制指纹,这种“理论上的可能”注定会令人不安。除了今后拍照“管住手”之外,真的就没办法了吗?
当然,从技术难度、成本等角度考量,一般人的“剪刀手指纹”其实很小概率会被不法分子盯上和复制。但既然这种“可能性”已经被证实,那么终究就是一种隐患。相关企业从技术角度提前设防排除漏洞是一回事,而举一反三进行充分的“风险告知”和“警示宣传”则是另一回事。过去,我们是不是有意无意忽略了生物密码的风险,而夸大了其安全性——这无疑是最需要反思和坦诚回答的。
观点C 化解公众恐慌 不能只靠提醒
大数据时代我们愿意用部分隐私交换便利,获得个性化的服务,受到法律监管的大平台也落实了用户隐私保密协议。但有些时候,我们对隐私暴露的防范心不够强,无法识别霸王条款和生活中的骗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具备隐私保护意识,从自身出发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
技术本身没有原罪,主要看使用技术的人。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成为盗取他人指纹信息的工具,无疑背离了“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实质上是技术作恶,这种作恶行为必须严惩,不能轻饶。
工人日报斯涵涵
指纹也好,虹膜也罢,均是非常关键的生物数据信息,实施安全保护非常迫切也非常必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任何防护措施都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信息的安全保护与破解一直处于攻防对抗的过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强化监管,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大力提高技控实力,依法规范有关单位对公民信息的采集、汇总、保管和使用;严厉打击窃取、买卖、滥用公民信息行为,重拳遏制利用公民信息牟利的乱象,切实维护公众信息安全及社会安宁。
提供生物识别技术认证的企业,也需要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适当增加“活体指纹识别”等多种身份信息验证方式等,提升信息安全保护效能,切实有效降低泄露风险。
时评人何勇
化解拍照比“剪刀手”泄露指纹信息引起的公众个人信息安全焦虑和网络安全焦虑,不能只是一味靠大众小心注意,只是建议人们拍照比“剪刀手”要超过3米,不要在朋友圈、自媒体上传、发布“剪刀手”照片,关键还是要靠法律和技术手段切实保障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这才是治本之策。毕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照片不发朋友圈、互联网,这不现实;拍照比“剪刀手”要在3米开外,不可能每次都如此。
从技术手段说,要不断增强和提高指纹识别技术水平,破解指纹膜、指纹套,让复制、还原的指纹信息骗不过指纹门锁、指纹保险柜等。从法律手段讲,要严惩通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获取、还原他人比“剪刀手”照片中人物的指纹信息这种违法犯罪行为,提高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成本。
微言微语
网友@茉莉的生活:有“美颜”滤镜在,能找到磨皮后的完好指纹,算你狠。
网友@八风不动:照这么下去,以后拍照脸都不能露,毕竟也要尊重一下面容识别。
网友@要努力再努力的小杨同学:正着比不行,那咱就反着比。
网友@巨巨:贫穷使我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俊玲通讯员张洁王蕾)近日,区卫生健康监督所的执法人员根据区卫生健康局《非法行医和民营医疗机构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