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硬派知识与趣味故事 知 宋(28)
□吴钩
在包拯看来,张方平的行为,显然属于“乘势贱买所监临富民邸舍”。一个“身主大计”的三司使,怎么可以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性情刚强的包拯不但上书弹劾,还跑到宰相富弼的办公室,“诟责宰相,指陈前三司使张方平过失,怒宰相不早罢之”。
随后,“台中僚属相继论列”,御史台的言官都纷纷要求处分张方平。嘉祐四年三月,宋仁宗应御史台的要求,下诏罢免了张方平的三司使之职,外放到陈州(今河南淮阳)。
说起来,这是第二个被包拯拉下马的三司使了。九年前,即皇祐二年(1050),深得仁宗皇帝恩宠的外戚张尧佐,也是因为受包拯(时任谏官)弹劾而被免去三司使之职。
“贱买民宅”一事,成了张方平一生的污点,以致八年后,即治平四年(1067),张方平为参知政事,权御史中丞司马光还要抨击他“奸邪贪猥”“不协众望”。刚刚继位的神宗皇帝问,这是怎么回事?
司马光说:陛下您有所不知,仁宗朝时,张方平为三司使,恃势贱买富民刘保衡的房产,当时“包拯最名公直,与台谏官共言方平奸邪贪猥”。陛下您想了解张方平究竟为贤抑或不肖,可令档案馆拣出当年包拯等台谏官的奏疏、张方平自己的奏章、开封府知府陈升之推勘刘保衡公案的卷宗,便“知臣所言,非一人私论也”。
包拯当上三司使
一次不得当的房产交易,居然导致一位高官去职,想不到吧?但“刘保衡鬻卖房产案”引发的官场震荡才刚刚开始。
宋仁宗罢去张方平的三司使职务后,任命刚回京述职的益州(今四川成都)知州宋祁接任。但这一人事任命很快又遭到包拯的强烈反对。包拯的理由是,宋祁在益州时,“多游宴”,贪图享乐,不宜升迁;而且,宋祁的兄长宋庠是执政官,宋祁应该避嫌,“不可任三司”。仁宗不听,包拯就“累论之不已”。
谏官吴及也上书弹劾宋祁,称宋祁以前在定州(今河北定州)为官时,“纵家人贷公使钱数千缗”,在益州时又“奢侈过度”,这样的人,实在不适合执掌国家财政。宋祁的生活作风的确比较奢靡,他好宾客,常常“会饮于广厦中,外设重幕,内列宝炬,歌舞相继,坐客忘疲,但觉漏长,启幕视之,已是二昼,名曰‘不晓天’”。
这时,宋祁兄长宋庠也说,自己“身处机密,弟总大计,权任太重”,确实不合适,“乞除祁外官”,陛下还是将宋祁安排到地方吧。
因此,宋祁在三司使的位子上屁股还未坐热,又被改任为郑州(今河南郑州)知州。宋祁本存拜相之志,三司使距宰执也只有一步之遥,可惜他被放外任,仕途自此走到尽头,以后每每从朝廷传来谁谁被任命为宰相的消息,都“闻报怅然”。
宋祁走了,那么谁来接替他呢?
宋仁宗大概觉得,以前张尧佐担任三司使时,你包拯认为不合适;张方平任三司使,也被你弹劾下来,现在宋祁又被你赶走了,那不如你老包来做这个三司使吧。于是,仁宗下诏:“权御史中丞包拯为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包拯呢,也当仁不让,大大方方接受了任命。
这下御史台不再闹腾了吧?
御史们有没有意见且不说,翰林学士欧阳修首先就不干了,上疏反对包拯的任职:“伏见陛下近除包拯为三司使,命下之日,外议喧然,以谓朝廷贪(包)拯之材,而不为(包)拯惜名节。然犹冀(包)拯能执节守义,坚让以避嫌疑,而为朝廷惜事体。数日之间,遽闻(包)拯已受命,是可惜也,亦可嗟也。”
欧阳修认为,包拯接受三司使的任命,是非常愚蠢的表现。御史的天职是监察政府、弹劾官员,你怎么抨击都没有人会觉得过分;但如果“逐其人而代其位”,那即便是自己确无取而代之的野心,外人也不能不这么猜疑。
新闻推荐
瓜果蔬菜是不是有农药残留?刚买的肉类是否有瘦肉精?移动实验室一测可知。广州日前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开展食品安全“你送我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