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学生体能下降、近视频发的顽疾何解?沈阳有学校进行教育实践,鼓励孩子“上房揭瓦”,强大身心 这里每天的第一节课,雷打不动是运动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9-20 06:42 大字

体育课上玩“疯”了苏墨 摄

今年秋季,沈阳市浑南九小迎来了370名新生,其中,很多“小豆包”早在上学期期末就开始接受九小免费的幼小衔接培训,已经骑着独轮车来上学了。在这所学校,能骑独轮车5公里以上的孩子有700多名——这是他们的一门核心校本课。像这样奇奇怪怪的课程,这里还有很多:比如《心智多米诺》、汉诺塔、国际象棋、《汉字游戏》、四巧板……

家长姜含愫说,孩子的快乐是实在的,成长更是真实不虚的,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天天,已经可以唱200余首英文歌,独轮车正骑、倒骑,围操场骑行20多圈不成问题。虽然天天疯“玩”,学业和同年级孩子一点都不差。“孩子身体素质明显不一样,现在一学期都不生病,长得越来越结实。”姜含愫现在每天都把自己的体会和思考整理起来,陪着孩子玩着学,玩中学。

“上房揭瓦”也是在“补课”

和其他学校不一样的是,在九小的操场上,每天的第一节、第二节课,雷打不动的都是孩子们运动的身影:晨跑、骑独轮车、爬绳索、踩轮胎……开学第一天,迎接孩子们的也是学校在假期为孩子们准备新惊喜——用圆木柱和轮胎搭建组合的“梅花桩”。送孩子来上学的周爷爷对记者说:“孩子在这儿就差上房揭瓦了,越淘气老师还越表扬,我都快70岁了,还是头一回听说。”

在校长侯明飞眼里,“上房揭瓦”是在给孩子们“补课”。“现在的孩子普遍是在过度保护下长大的,很多入学儿童身体的协调性差,前庭功能发展不足,感官发育缺失……这些直接导致孩子学习专注力不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侯明飞担任浑南九小校长的同时,还是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学习科学研究室主任。他向记者吐露,有科学研究证明,学校第一节安排体育课,能提高孩子大脑供氧量,提升学习效率,也符合儿童天性,让孩子更喜欢上学。

比起体育课,更让人难理解的是音乐课。“每天都有音乐课有必要吗?不但上音乐课,还要轮换着,每天组织两个班的学生在共享大厅的舞台上放歌一个小时,这不是形式主义吗?”很多家长看着孩子这么“不顾正业”,学校如此大搞“面子工程”,很是看不惯,恨不得把孩子从台上拉下来,做会儿题背背单词。

“我一遍遍地跟家长承诺,再等等,如果一学期下来看不到效果,就停下来。”侯明飞坚信音乐是打开孩子听觉系统的重要一环。果不其然,遵循成长规律,孩子总是会给人惊喜,没出两个月,他们已经掌握了50首中英文歌曲,并且随时张嘴就来,从不怯场,连唱两个小时都不重样。这下家长服了。

这所公办小学规模不大,生源普通,但却吸引了来自上海、深圳、大连以及辽宁省内多个城市的教育界人士前来参观调研。

这只是九小校本课程的一部分。《汉字游戏》、《心智多米诺》、汉诺塔、国际象棋、折纸、逻辑狗、四巧板……每一门校本课程,都具有开发大脑的能力指向,对孩子们的大脑抽象能力的发展,层层推进,这是“校本课程”的科学逻辑。这些游戏化教学,极大调动起学生们思考和动手的热情。

重新定义优等生

上一学期,近20个能完成学校31根绳索“飞渡”的小朋友,收获了备受瞩目的校长奖,“玩”成了优等生,这也成了家长朋友圈里的新鲜事。

经几次普查,浑南九小的学生近视比例仅为7%。而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迅速攀升,并且呈现初始年龄提前、发生后成进行性进展趋势。

在此前提下,教育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规定到2030年,要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九小的教育实践,无疑提供了一个解决近视眼高发的有效方案。

让人欣喜的是,摘掉小眼镜的同时,九小学生们的肺活量数据也很让人满意。以二年级为例,肺活量男生平均值为1850,达到集体国家优秀级别;女生平均值为1691.8,已高于国家优秀标准。绝大部分小学生可以轻松跑完1000米,还有许多孩子可以跑完3000米。

玩的力量是无穷的,玩得好才能学得好。九小的期末考试也很特别,设置千分考的评价体系,在20余项考核中,孩子的长项往往可以上不封顶地积分,拉高自己的成绩,爱考试成为九小孩子的标签,孩子们考出了自信,成功体验让他们爱上了学习。

有教育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只有坚守儿童立场,让孩子童年价值最大化,回归教育初心,才能破解社会普遍焦虑的应试刷题、补课烧钱以及学生体能下降、近视频发的顽疾。

不向幼苗要果实

侯明飞阐述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他认为,教育是自然成长和人为干预的配比艺术。遵循儿童成长规律、静待花开,读懂自然成长的天赋所在,不以人为干预去放大和发展,是教育最重要的理性。

“我们不会向一株幼苗要果实。但所有的家长,都想向自己的孩子要一百分。”侯明飞认为当前教育存在盲目性,而大脑的“消化能力”,也有自己的成长次第。“超载”用脑,只能与成才的目标背道而驰。超前学习和补课刷题都会带来大脑的认知损伤。

在孩子“七八岁,讨狗嫌”的年龄,允许不知疲倦的他们释放精力,浪漫成长。自律,会随着环境的规范自己生长出来。强化运动技巧与运动体量,让他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强大身心。

在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代,让他们学唱几百首各种语言的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未来学习多种语言的语感系统。让他们背诵声律启蒙与30以内大九九表,为今后的语文和数学学习铺设良好的基础。折纸几种,看似游戏,几百种折纸变化,已可举一反三……这种由量到质的成长,给每个孩子带来的是成功的体验,是自信的源泉。据此,有教育专家指出,目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在体制内抢进度,在家庭中抢难度”,代价是孩子对学习的被动与厌恶,是孩子的认知损伤。

开学之初,天天提交了他的暑假作业:画蜀葵、玩扑克牌14分、读《哈利波特》、英文配音、定点摇车……天天说,每一项都有相应的积分,玩手机等行为则会被扣分。这些积分在开学后可以兑换游戏工具和喜欢的课程。“好玩的这么多,为啥要玩手机?”他骑着独轮车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中学分班“开后门”要一查到底

昭通一中分班“开后门”事件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恰恰是因为其让人联想到了现实和自己。谁能保证类似“走后门”现象不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