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重点高中频频掐尖招生,一些郊区县则“防守”乏力。优秀生源的流失,拉大了郊区县与主城区的教育差距 “超级中学”掐尖伤了谁
赵春青 画
近日,重庆各大重点高中陆续开学,学校的高一教室里又坐满了“好苗子”。他们中不少人来自郊区县,被这些名校以提供奖学金、提前一年预录取等多种方式“争夺”过来。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重庆市一些重点高中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惜采取多种手段争抢高分生源,带来普通学校与“超级中学”的生源质量差距、区县教育与主城区的差距拉大等一系列问题。
郊区县的生源“保卫战”
“我们夫妻俩纠结了好长时间,才决定以孩子的未来为重,放弃晋升机会。”日前,重庆一近郊区县的某公立幼儿园老师陈女士向记者透露,今年因为孩子要离开当地去主城区读书的缘故,她放弃了晋升副园长的机会。
据陈女士介绍,她的孩子一直成绩不错,今年中考又考出了好成绩。考试前,当地几所重点高中的领导就曾找她商量,签订相应的就读协议,即便孩子中考成绩分数低点也能就读。“这被我直接拒绝了,因为我相信孩子能考上主城区的好学校。”陈女士说,孩子中考成绩一出,我们夫妻俩和孩子的手机都被“打爆”了,全是县城高中学校招生的电话,但全部被她们回绝了。
就在陈女士考虑让孩子去主城区哪所学校就读的时候,她得知了消息:当地有规定,为了保证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凡属当地管理的所有公职人员的子女,初高中必须在当地就读,否则不得晋升职务。
“这个规定近几年一直在流传,只是我们没怎么注意。”陈女士坦言,证实了这个“潜规则”之后,夫妻二人犹豫了几天,最终还是决定以孩子为重。就这样,陈女士的孩子进入了主城区读高中,而她也不得不放弃晋升副园长的机会。
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为了发展教育,重庆多个区县想出多种办法留住优秀生源,包括给公职人员子女择校上“紧箍咒”的不成文规定。该人士称,在重庆另一近郊区县的一位正科级干部,在被提拔的关口,因为孩子去了主城区读书,就被暂停提拔了。
有受访者称,自从取消小学成绩排名后,小学生成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成了“秘密”,但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生的考试成绩出来后,当地教育部门会依据成绩给学生排名,而这份排名表也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
该人士表示,区县教育部门给学生排名的初衷在于,将优质生源留在辖区。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它区县或主城区的名校也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这份排名表,因此,从小升初开始,重庆一些区县就和主城区重点中学开始了尖子生的争夺战。
“这些工作都不能明着来”
近些年来,重庆高中学校招生掐尖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庆主城区一所高中的招生老师将招生形容为“地下工作”,每逢学生中考前,他们会提前利用早就布置好的关系向各中学的老师打听优质生源的名单及相关的学习成绩档案,然后有针对性地向老师、学生、家长宣传学校优势,以及能给予的优惠政策等,“这些工作都不能明着来,只能悄悄进行。”
该老师还表示,对学生签订“预录取协议”是众多高中挖优质生源的常见手段之一,只要了解到学生足够优秀,即便中考失利,也能走其它渠道录入协议学校。这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我们当家长的,最希望的就是看到孩子成才,能让孩子读更好的学校,我们当然不会拒绝。”不少家长坦言,主城区的学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备,都好过区县,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读书,能让他的未来多一些可能性。
正因为如此,一些区县政府为留住优秀生源,与当地高中联合,采取政策性或强制性留人的方式,让不少考生和家长陷入两难境地。
近年来,学校招生工作在某种程度上陷入比拼录取分数线高低、招录优质生源数额多寡等指标化陷阱。重庆不少知名高中,甚至把这些指标当成是炫耀的资本。
重庆一所中学的退休教师评价道:指标化招生,让招生成为“面子工程”,“如果无限地夸大考试的作用,不仅无助于‘尖儿’的正常培养,反而还会真正把‘尖儿’给掐了。”
掐尖招生也引发了学生家长的担忧。有家长称,学校为了争抢生源给学生极限施压,使得孩子“想改志愿也改不成”;还有初三学生被名校看中后,就要与其“签约”,还得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同时,签约后孩子会被要求提前学习高中课程,承受压力巨大,家长质疑这样做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
掐尖成就了“名校”,却伤了“被掐”地区
在重庆多位教育界人士看来,掐尖在成就了所谓“名校”的辉煌之后,却伤了“被掐”地区的教育生态。
对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庆一所名校负责招生的老师称,他们也不想把招生搞得像“打仗”一样,但名校之间的竞争历来激烈,“我们不主动出击,优质生源就会被别的学校抢走,用不了几年,学校就会从一流水准沦落到二三流水平。”
据媒体报道,2018年高考重庆理科前100名中,有近一半考生来自同一所重点高中,高分段几乎被少数几所重点中学垄断。
“我们根本无法与主城区的名校竞争,毕竟区县的教育资源有限。”重庆远郊区县一所中学的校长对记者表示,“早几年,我们学校的升学率还说得过去,但伴随掐尖现象越演越烈,每年大批优质生源像泄洪一般流失,高考上线率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当地教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称,这是掐尖造成的恶性循环。好生源的流失,使得学校没有好苗子,教育成绩当然大打折扣;教育成绩的下降,使得家长、考生对本地学校教育质量不信任,加剧了流失;成绩出不来,学校、老师的自信心、成就感遭遇挫折,一些好的师资纷纷出走,这又是对教育质量的釜底抽薪,“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加大了区县与主城区的教育差距。”
该负责人认为,面对掐尖现象,区县出台一些应对规定并无不妥之处,只是某些区县的方法有点不近人情,但一味“防守”不是长久之计,区县应该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学校,形成“水草丰茂,候鸟自来”的趋势。
重庆特级教师熊艳建议,将小升初、初升高的考试成绩“封锁”起来,不要排名,也禁止炒作各校、各地区“前三甲”的去向,并重点打击学校通过高价购买、窃取、哄骗等手段获得考生信息的行为,同时,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以标本兼治的方式应对屡禁不止的掐尖行为,让教育更加公平。
“重病需要下猛药。”有业界人士表示,要解决由来已久的“掐尖”问题,需要更加完善的教育制度和更加规范的招生行为。短期来说,需要多部门协同,畅通投诉、举报通道,并对违规招生行为进行严肃问责,让教育逐渐实现良性发展。
新闻推荐
这种斗鸡游戏,是当年男生喜欢玩的活动何风口述周健整理官下是古泉镇的一个村民组。官下小学是个教学点,只有一、二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