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生活费,真的只是用来生活的

山东商报 2019-09-05 11:14 大字

本报评论员肖明君

近日,一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网络:她希望母亲每月能给自己4500元的生活费,目前一个月2000元根本不够花,不料却遭到家长拒绝,女孩因此很委屈。(9月4日《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开学季到来,随着大一新生的入学,随着“开学三大件”等话题的再度翻炒,大学生消费的讨论又成为流量话题。一名大学新生每个月究竟要花多少钱才算合情合理,当然是取决于很多因素,这当然也不会有“一刀切”的标准。这要看就学的城市区位、所学专业和极度个性化的“社交成本”,等等。不过,在媒体的调查中,还是存在一个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消费区间”,那就是在1500-2000元之间。当然,还有少部分学生在1000-1500元之间,更有个别学生在3000元以上。如果参照这个水准的话,该女生每月4500元的要求确实有点太“超前”。

很显然,被家人拒绝后,女生的心情是沮丧的,要不也不会发帖诉苦,她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没有被保障。在这里,特别需要澄清的是,不要把“生活水平”和“生活必需”混在一起。生活必需,这尽管也是个相对概念,尽管对于女孩来讲,每天一两片的面膜、每个月的手机流量套餐,都可以纳入当下年代的“必需品”,但还是要提醒,在消费主义狂飙的时刻,“生活必需”真的是一个需要被静态看待的东西,尤其对于学生而言,相对单纯的学校环境,绝对不能被乱花迷眼的消费场景所迷惑。

再就是,该女生提到了以前“妈妈给自己报6000元的班”眼睛不眨一下,现在“每月生活费提高一点”却不好通融,她对此表示不理解。其实,这真不是表面上钱款的数目字对比,这背后还有“依赖消费”和“自主消费”两种生活情景的切换。尽管现在每月的生活费有限,但是,这却是换得了“每月2000元”的消费自由,以前中学报班虽然花6000元,也是花在自己身上,但金钱支配权却是归于父母,自己只是被动型的消费,不一定体现自己的消费意志。

所以,尽管每月只有2000元生活费,但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却是开始体验消费自主权的时候,面对突如其来的有限“财务自由”,心中应该是窃喜的:这是一种可贵的历练,更是一次成长的体验。钱虽然有限,但是你要让它“够用”,则需要多重境界——

这境界中,首先是“节约意识”。勤俭节约,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家庭经济条件无关,富有富的节制,穷有穷的算计,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节约”的品性;其次,要懂得“理性消费”,理性消费,就是量力而行,无论如何,过度的“买买买”都是一种畸形心理,比如,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衣柜里缺一件衣服,都有立马“补货”的冲动,作为一个资金有限的消费者,必须对“生活必需”有一个边界清晰的认知,自觉矫正购买的强烈欲望,这对于自己也是一种挑战;再次,就是理财意识。理财不是“攒钱”那么简单,而是一整套“开源节流”的生活技能和习惯,这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的“常识”,需要一个人有意识的积累。

最后,作为一名学生,更需要一种和消费稍微有一点距离的“主业意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相信这是一句让人耳朵听出茧子的话,但它是正理儿。一名大学生,需要对图书馆、课堂等场景保持相当牢固的定力,需要对专业保持相当程度的聚焦,需要继续信奉“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改变未来”的价值,需要多一些学院派气息,少一些金钱味儿的计较。生活费,真的只是用来生活的。

新闻推荐

【朝花夕拾】一个人和一条狗的传奇

张和平《忠爱无言》讲述一个瘫痪老人老于和一条拉布拉多狗二货相依相伴的传奇缘分,影片主线以二货和老于的感情为主线,逐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