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篦子,一个时代的印记

济南日报 2019-09-04 11:06 大字

贾延荣偶尔还会拿出珍藏十多年的篦子梳梳头。(张素芬 摄)

篦子,一种比梳子细密的梳头工具,主要用于刮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

虽然头上早已没了虱子,但家住天桥区桑梓店街道仓上村的72岁老人贾延荣偶尔还会拿出珍藏多年的篦子梳头按摩。

1947年出生,贾延荣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第六次土地改革、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老人看来,篦子,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变迁。

老人回忆说,从记事起,篦子就已经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孩童时代,母亲经常用篦子给自己梳头,梳下来的虱子,母亲很熟练地用两只手的大拇指盖快速挤压,听见啪的一声,虱子丧命,贾延荣就感觉很解气。

头上长虱子是相当痛苦的事情,但是老人说,在他们那个年代,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苦恼”。“那个时候大家都长虱子,除了用篦子刮一刮,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贾延荣说,因为条件有限,大家好像已经习惯了,或者说,人们都在想办法吃饱“活着”,对于长虱子都无暇顾及。

在老人的记忆里,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把篦子。“50多年前,篦子都是用榆木、槐木、桃木等纯木材质手工制作的,大概卖三五角钱,一把篦子能买十来个馒头,按照当时的经济条件,不算便宜,但是大家都会想办法买上一把,实在买不起的就借着用。”

老人回忆说,当时谈起虱子,大家都不避讳,因为太普遍。“头上虱子多的时候,用手都能抓下来。”贾延荣老伴儿赵永海说,不仅是头上,棉裤、棉袄的缝隙里,被褥边角到处都有虱子。头上的就靠篦子刮一刮,衣服和被褥上的,就只能用开水烫一烫。

农村有句老话叫“穷招虱子,富长芥子”。虱子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生活条件差,村民们一两个月都洗不了一次头,更别提洗澡。“在村子的男人们看来,一年里头最幸福的就是夏天。因为他们可以跳到河湾里冲澡,而女人们就只能趁着天黑,结对偷偷去河湾擦一擦身体。”

由于没有洗化用品,人们都是用碱面洗头、洗衣服。肥皂非常稀缺,都是有“计划”的,需要用“肥皂票儿”一年领一块,还不舍得用。为了节约使用肥皂,有些人家还会买猪油皂,跟肥皂搭配着用。

不经常洗衣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衣服少,洗了就没有替换的。短了接一截,破了缝一缝,被褥更是少得可怜。

贾延荣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虱子繁殖猖獗。那几年,农村虱子泛滥,城市里臭虫肆虐。

一直到改革开放,农村生活条件才逐步转好,市场上开始出现了虱子药和洗发水。“虱子药抹在头上,用塑料袋套住头,十来分钟,虱子就会死,用篦子一刮,就全部下来了。”老人说。

大概就是从有了虱子药,篦子的使用频率开始慢慢降下来,人们也开始追求样式。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篦子开始进入机器生产阶段,无论是厚度还是篦尺的密度,都变得十分均匀,外观也变得多样化。再后来,篦子就有了塑料材质的,变得更加灵巧轻便。

1982年,全国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迈出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自此,农村生活变化翻天覆地。

土房子变成了砖瓦房,还设置了单独的厨房和厕所。村里安装了水塔,以生产队为单位安装水龙头,村民渐渐告别了以往早晨排队打井水的生活。

用水方便了,有些村民在房顶放一个塑料桶晒水,到了晚上,就可以用来洗澡。当然,这也只限于夏天使用。

冬天,只能去镇上的澡堂子。每到年根儿,忙碌了一年的贾延荣跟老伴儿就会带上孩子一起去澡堂痛痛快快洗个澡,准备迎接新年。“当时洗澡单间大概5元钱,大部分村民还是愿意花这个钱的,不过一年也就一次。”洗头也变得频繁起来,两三个星期就要洗一次。

随着生活条件好起来,人们的卫生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失去了滋生的土壤,虱子数量一直在减少,篦子也逐步退出市场,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跟以前相比,现在的生活幸福翻了好几倍。我们必须得健健康康、硬硬朗朗地活着。”拿起已经断了几根齿儿的篦子梳了梳头发,贾延荣憧憬起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张素芬)

新闻推荐

大学生求职:外企面试需注意的要点

1、不要走进薪酬“雷区”因为外企的人力资源系统相对更为完善,所以面试者遇到的“面试关卡”也就显得异常难以通过。面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