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网络算命”诈骗需要精准打击

皖北晨刊 2019-08-20 14:41 大字

□刘孙恒

据报道,近日,重庆两江新区警方打掉一个“网络算命”诈骗团伙,在4个窝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0余名,缴获作案手机1600余部,初步查明,该团伙诈骗金额高达2400余万元。今年7月初,重庆两江新区警方接群众举报,称辖区某写字楼内的一家公司,打着网上“看手相改风水”的幌子实施诈骗。

人们对未知都有一种恐惧,尤其是当自己一时陷入困境的时候,更会想着把虚无缥缈的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再加上对终南捷径的无限向往,大抵构成在科学发达、资讯便捷的今天,算命行业依然未消,甚至能乘上“互联网+”浩荡东风,与时俱进地将“卦摊”摆上网络的基础逻辑。

此前有媒体报道,如今一些“算命大师”会根据顾客朋友圈的内容和用户注册时的昵称、账号等个人信息来推测顾客的年龄、职业等,再以算命的方式回复顾客,以此获取顾客的信任。此番通过大数据整合顾客信息的举措,意味着“网络算命”的背后,还存在着非法收集顾客信息的隐患,并构成消费欺诈的嫌疑。

既然“网络算命”本身就是一门灰色生意,经不起阳光照晒。在利益驱使下,“网络算命”进一步沦为网络诈骗,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渠道,也就不足为奇。新闻报道中提及的诈骗团伙向受害人推销80余种所谓的“开过光”,能“改命”“改运”的护身符、护身珠等物件,显然是“网络算命”的“深度演绎”。

不让“网络算命”诈骗谋财害命,就需要精准打击。首先从法规上对“网络算命”予以清晰界定,不能再任其无序生长,以便强化监管力度,也方便电商平台尽好监督审核责任,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此外也有助于人们清醒认识到“网络算命”的庐山真面目,所有的“逆天改命”,只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前行,没有终南捷径可言。

新闻推荐

我的故乡,我的皂角树

靳红铃我的故乡在偏僻的山区,小村夹在两山之间,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流向大龙河,大龙河在村头小学校背后,一直蜿蜒到遥远的汉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