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无权处置我”,醉驾代表的特权错觉从何而来

南国早报 2019-08-18 16:03 大字

辛辣点评

□内蒙古马涤明

“我是人大代表,你们无权处置我!”福建霞浦县人大代表苏某辉酒驾将车子违停在闹市道路中央,之后拒不配合交警执法,并掏出了自己的人大代表证叫嚣,这一系列行为引发社会关注。8月15日,霞浦县交警大队披露,经司法鉴定,苏某辉的血样中检出乙醇含量为203.5mg/100ml,达到醉驾标准,该大队已以涉嫌危险驾驶罪对苏某辉立案调查。8月16日,记者联系上苏某辉。他表示,当时没能控制住情绪,很后悔,“我就等着坐牢了。”(据红星新闻8月17日报道)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苏某辉最终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立案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

因代表或委员身份藐视法律的,苏某辉不是第一个。做了违法之事后,立刻亮出代表证或委员证吓唬人的,此前也有不少。但想通过“亮证”就被豁免法律责任,只是享有特权的错觉。

《代表法》中有关于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的规定,但这跟“司法豁免权”不是同一概念。对人大代表的“人身特别保护”,是为了保护其代表选民表达意志、正常履职的权利,为防止人大代表因履职行为遭挟私打击报复等。

依照法律规定,对涉嫌违法或犯罪的县级及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需要经过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的表决,但目的是审查法律强制是否与其履职有关。

说到底,人大代表涉嫌犯罪被追究刑责,只是比普通人多了一道审查程序。这被有些人理解为执法部门“无权处置”,不是无知,就是自欺欺人。而这也反映出一些人习惯了“拉大旗作虎皮”,动辄“亮证”唬人,参政身份被拿去当特权资本的问题存在。

2014年,福建省周宁县人大代表张裕明在上海醉驾被抓。该事件的处理曾出现一段插曲:上海警方向周宁县人大常委会发去提请批准刑拘的函,但后者投票后否决了警方请求。但最终,这种偏离法律本义的表决被及时纠正,张裕明也被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并停止其执行代表职务。

张裕明案是一堂生动的法制课。可如今,又有人扔出“我是人大代表,你们无权处置我”的荒谬言论。虽说这只是偶发个案,但这里面反映出的个别代表的特权错觉,应及早打消。要让他们懂得,人大代表身份是相应权力责任的标识符,而不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

新闻推荐

交通违法处理员受贿4000万元 如何阻遏“小吏巨贪”?

新华每日电讯8月17日消息,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管委会财政局原科员吴刚,通过收支不记账、变更预算拨款凭证收款人信息、虚列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