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相亲平台为何层层设“陷”?

济宁晚报 2019-08-09 12:22 大字

曾有媒体报道,中国目前两亿单身人群的需要,让线上相亲已然成了“婚姻焦虑”新出口。近来,不少相亲者投诉,部分开通了线上平台的相亲机构在线下大搞“轰炸式”推销、“绑架式”签约、“凑数式”服务,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比如,不签协议想走很难,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推荐时说学历是本科,见面变专科了……

对婚姻焦虑的精准收割

这类操作之所以在相亲平台成了一种普遍情形,有两大主要原因。首先从利益动机来说,这反映出一些平台还是无法克制“赚快钱”的冲动,急于把用户规模“变现”——哪怕是用违法的方式。那些潜在的用户不过是被当作“待宰的羔羊”,而不是平台标榜的服务对象。一定程度上说,这不啻为相亲机构对单身人士的一种利益围猎和对婚姻焦虑的精准收割。

其次,从客观环境来看,一些相亲机构也精准利用了部分单身人士的心理弱点。单身人士往往遭遇催婚的压力,而在相亲平台上寻找对象,也始终带有某种“隐私”意味,这让部分人即便是明知道上当受骗,也往往“忍气吞声”,而很难用行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由此,部分相亲机构也就变得有恃无恐。

当用法治来填平“消费陷阱”

这些“消费陷阱”已然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相亲平台甚至是在明目张胆侵犯消费者权益。但多年来,这样的消费陷阱一直存在于一些相亲平台上,已然成了顽疾,背后原因不少。比如一些消费者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消费者在事后维权时,还会面临举证方面的困难。而这些无良相亲平台经过多年“历练”,积累了不少欺诈消费者的“经验”,懂得不少规避自身责任的手段,他们在接到投诉时,往往能以“平台免责”将责任推卸掉。

更为重要的是,相亲平台乱象成疾,一定程度上是监管部门打击不力。正如专家建议,应由民政部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来源:新华网整理:扈宏毅)

新闻推荐

最理想的婚房什么样?年轻人也爱学区,三居已成标配

本报记者杨柳刘菲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如今说到结婚,最重要的问题可能就是房子了。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准备结婚的年轻人以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