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年年乞巧靳双星

西安日报 2019-08-03 04:15 大字

五代佚名《唐宫乞巧图》(局部)

○郑学富文/图

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五代时期佚名创作的《唐宫乞巧图》,描绘了古代七夕习俗。古代的七夕并非情人节,而是女子乞巧节,女子在庭院中祭拜织女,乞求智巧,即乞巧。唐人林杰也有《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手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传说中的织女是一位纺织高手、女红大师,只有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出现一次,所以女子们要在此夜沐浴净身,打扮的既庄重而又漂亮,在庭院中安上一张供桌,上面摆上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因为织女是个美女,所以还要在瓶子里插上几枝鲜花和几束红纸,前面放置一个小香炉,插上几炷香。少女少妇们在案前焚香礼拜,面向织女星座虔诚祷告,乞求智慧和巧艺。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还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借助月光,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针孔者称为“得巧”,即获胜者,反之就是输家。输家还要准备奖品或礼物,颁发给取胜者。《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南朝梁时的诗人刘遵有《七夕穿针》诗一首:“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花抽一缕,举袖弄双针。”描写了穿针女子于花前月下,以穿双针争强斗巧的情景。同朝的刘孝威也有诗曰:“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持缝合欢扇。”

这幅《唐宫乞巧图》描绘的是皇宫里的情形,楼阁亭台、阡陌巷道将宫殿分割成多进大小院落,庭院深深、树荫掩映、廊庑环绕。画的中心部分就在天井里,人物也比较集中。庭院上设置了两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盘碗杯盏和酒壶,周围站着十多个宫女,个个头梳发髻、身着高腰襦裙,标准的唐代美女形象。她们有的对着月光穿针,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侧身观望,两个小宫女则在旁小心伺候。庭院中有两名宫女背对观者,好像在进行洒扫事宜。左边青绿琉璃瓦装饰的回廊中,宫女正在为乞巧活动备置碗碟、茶酒、果品等什物。庭院后面的一扇门前,右侧有侍女弯腰屈身,似乎在送一位贵妇出门,而这位贵妇手臂下挟一条粉红色毡毯。画面中的人物神情迥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很显然,她们在举行乞巧活动。《开元天宝遗事》中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古时候的七夕也是女儿节。这天,闺阁里的秀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到田园乡野游玩、逛街购物。宋朝时期,在京城汴梁还有专门为女子们设置的乞巧物品市场,即乞巧市。宋人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中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东京梦华录》也有介绍说:七夕前,身穿罗绮者充斥街市,随即有折来尚未开的荷花,京城中人擅做假的双头莲,赏玩一时,然后又带回家去,路人见了,纷纷流露出赞叹喜爱的神情。从乞巧市繁华热闹的景象,可看出当时七夕节的盛况。

明清时期更加流行的是投针验巧,即在水盆中放入缝衣针,以盆底针影形状判断是否“得巧”。《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清代诗人蔡云有诗曰:“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

新闻推荐

利用5家公司从江南农商行骗贷超1亿元 江苏一男子被判4年

一家资产规模4000亿、预备上市的农商行,究竟是风控漏洞还是其他原因,竟被屡次骗贷?7月29日,裁判文书网上的一份判决书将江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