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盗窃不为财”戳中养老痛点
■观察家
张涛
不久前,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办理了一起不同寻常的老年人盗窃案。年近九旬的退休国企职工老袁,儿女事业有成,他却在老伴去世后屡屡行窃。最令人不解的是,在盗窃之后,老人通常不会把盗窃的东西带回家,基本上偷完以后就扔掉了。(7月22日《检察日报》)
既没有盗窃动因,也不为获得钱财,这起奇特的老人盗窃案引起检察官的注意,深入调查后个中隐情令人唏嘘不已。原来,老袁的老伴十多年前去世后,他一直独自居住。由于子女忙于工作和家庭,不能经常陪伴老袁,老袁愈来愈孤僻、偏激。司法鉴定证实,老袁患有中度血管型痴呆,案发时正处于疾病期。由于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检方对老袁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不过,这起案件带来的反思却不能就此停止。
不少儿女认为,只要让老人吃饱穿暖,给老人一些零花钱,自己就尽到了赡养义务。殊不知,老人需要的不光是物质,更包括精神诉求。老年群体已经不再满足于衣食无忧,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等变得强烈。
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犯罪率虽低,近年来却一直保持增长。北京海淀法院曾做过调查,与2008至2018年海淀法院刑事案件结案数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相反,同期老年人犯罪数量却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年龄多集中于60至69岁,所涉及的罪名以盗窃罪、诈骗罪居多。其中,精神赡养缺失是重要推手之一。对于子女来说,不管工作有多忙,都应抽时间陪陪老人,倾听老人的心声,做好精神慰藉和情绪引导。对于有关部门、社区来说,也应多组织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愉悦老人身心。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解决精神赡养这一痛点,才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避免更多老人误入歧途。
新闻推荐
为了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清除“影子消防工程师”的生存空间。必须加强监管力度,不能被不法分子甩在身后。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