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垃圾分类:反思现代生活方式的契机

澎湃新闻 2019-07-10 07:55 大字

 【编者按

上海7月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城市新时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评论部推出“论习惯的养成”,每天一篇,评论员、志愿者、大学生、小学生,小区业主,记录亲身经历,分享小诀窍,吐槽小烦恼,倾听真民声,寻求好建议,让垃圾分类从陌生变成习惯。

最近,上海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制度,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社区和企业广泛参与,这堪称一场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的城市文明进化之战。

也当借助这次垃圾分类的机会,反思现代城市的高消耗的生活方式。

我小时候(上世纪70年代),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伙都深谙节俭持家的理儿,那个时代也有不少的“变废为宝”的渠道:父母会习惯把家里不用的瓶瓶罐罐、报纸、纸箱、废铁什么的积攒起来给流动商贩,换一些糖果、水果和点心给孩子们吃;家里吃剩的饭菜用来喂猪、喂狗、喂鸡和喂猫;厕所(也叫“茅坑”)的大小便,则定期被挑去浇灌菜园和田地,用以肥沃蔬菜和庄稼……那个年代没有“垃圾分类”,但是那时的人们其实一直在践行“垃圾分类”。

不难看出,那个年代“垃圾”的意义在于,“垃圾”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它是作为我们身边的动物、植物的主要口粮,供养着人类自身与动植物、自然的食物链关系,维系着人地关系的和谐共处。

这形成了某种良性循环:第一,在地性地实现了垃圾回收和再利用,而不是经由当下的商品化和资本化逻辑在“他地”(居民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不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后去了哪里)完成回收和利用的过程。第二,居民获得部分显性受益,从而激励其坚持做这件事。第三,“垃圾”可以拉近我们和动植物的关系,增进人地关系和人社关系。

如今的垃圾分类行动,也可看作重新塑造社区关系、人和环境关系的一个契机。

毋庸讳言,每个现代化城市都可能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垃圾之城”。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我们需要向过去致敬和学习,需要反思当下的各种行为,也需要面向未来,从娃娃们抓起学会更绿色的生活、探索人与自然更和谐的相处之道。

新闻推荐

难忘的图书置换活动

在春暖花开的四月,学校举行了“图书置换”活动,我心里特别高兴。这不,一大早,同学们就来到了学校。我从家里拿了一块大垫子,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