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白天有人管 晚上无人问独居老人的夜间安全谁来守护

白银晚报 2019-06-19 09:06 大字

爱杺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已将陪同护送社区独居空巢老人就医作为一项常规陪护服务。

南京市141万户籍老年人口中,只有不足2万人入住各类养老机构,更多人由于观念和生活习惯,坚持自己在家养老。他们有的独守空巢,为了不让儿女操心,坚称能够“自理”。然而,高龄老人的体能每天都在走下坡路,并没有他们自己认知的那么强大。最近,南京主城某区一位87岁独居老人邵老太太在家猝死,引发了儿女、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护理员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思考。

老母晕倒在卫生间悄然离世儿女愧疚难当

“母亲去世后,请不要透露我家里的情况,免得邻居指责我不孝顺。”女儿说。老人出现异常是被该楼幢单元的签约志愿者冯女士发现的:“每天早上7点多我梳洗好去看她,老太太都会把门开着让我进去,但那天门里没反应。我担心她可能病了,立即给她女儿打电话,女儿说能不能中午回来?我没有钥匙,坚持让她回来一下。上午10点多,她女儿打开房门后,发现母亲晕倒在浴缸和抽水马桶间的地上,身上还有余温。我们立即将她送往医院,但老人还是不治离去。医院诊断为心脏病突发。”

冯女士是长期服务于该社区一家3A级居家养老组织发展的志愿者。近年来,这样的居家养老组织在南京发展了1255家,由政府推动并进行补贴,经社会力量总动员,每个社区都有一到两家。经该组织“主持”,隔壁楼幢的冯女士签约成为邵老太太的“守望志愿者”。冯女士负责每天上门签到、问询,邵老太太如有什么需要,冯女士会及时联系居家养老组织的护理员及其儿女。冯女士根据上门记录,每月可从社会组织领取几百元照料补贴。

邵老太太有一双儿女,但平时都很忙。女儿曾表示把母亲接到自家来照料,老人不肯,说能自理也习惯一个人生活。就这样,儿女分别一两个星期来看望她一次。老人出事后,女儿痛哭流涕,连称“不孝”,儿子也沉默无语,对于母亲的突然离开充满自责愧疚。

独居老人的夜间安全成盲点谁来守护

记者了解到,这位老人的退休工资足以支付养老院开支,也可请一位住家保姆,可为什么没这样做呢?“多年前,老伴因病去世,老太太年龄不算太大,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冯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几年随着年事渐高,居家养老组织每天除对她提供助餐、助急等服务外,还动员小区较年轻的志愿者和她“结对守望”。或许老人意识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渐完善,每天都有人上门看望照护,自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但大家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所有照护都发生在白天,独居老人的夜间守护充满了未知数。

在2017年底发布的《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白皮书)中,记者看到,南京市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1.6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3.03%,且每年以1.3万—1.5万的数量递增。此外,空巢老人82473名,占老年人口总数5.81%;户籍独居老人33671名,占老人总数的5.32%。从以上数据看出,占老年人口14%以上的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达20万人以上,他们在夜间的看护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记者了解到,像邵老太太这样的老人,可以申请政府部门设置家庭养老病床,有紧急呼叫器、卫生间适老化改造等。但老人身体出现突发紧急状况,呼叫器的保障功能往往大打折扣。

尝试志愿者上门陪吃陪住但效果不理想

“愿意住并住得起养老机构的毕竟极少,多数老人即便高龄、独居,甚至空巢也依然选择在家养老,这使得遍布于社区的养老组织这几年大有可为。”4A级社会组织、南京玄武爱杺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陈金松告诉记者,社区高龄独居老人长期独自生活,难免在性格上有些偏执,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讲究。为就近提供上门照料的养老护理服务,他们注重培养发展社区的养老服务志愿者。“我们在建邺区兴达社区,针对120位需要照护的老人,组织了相应的150位志愿者,志愿者每天敲门问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渐渐形成照护机制。”。

针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夜间看护,爱杺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动过脑筋:动员经济条件相对困难,但愿意照料老人的志愿者陪老人吃饭、住宿,按照每天30元给予补贴,但收效甚微。“独居老人往往个性偏执,不接受外人陪住;陪住的志愿者有的也拉不下脸……”

陈金松说,不愿意住养老院且不肯与儿女居住的老人还算有福气的,至少儿女在一个城市,即便难得过来,毕竟也能见到面。最可怜的是那些空巢老人,儿女远在异地、长期不能前来探望。记者在位于南京后宰门的“钟山银城梅园颐养中心”,就遇到一对从东南大学退休的空巢老人。这对夫妇年逾九旬,一位是数学专业的博导,一位是化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最近十年,我俩生活就依靠一个钟点工,每天来服务3小时。现在年岁越来越大了,互相难以照料,只有住进机构”。

在2楼一个朝南的二人房,刚从别的机构搬来的93岁的葛老太太告诉记者:虽然比北面房每月贵了近千元,但这间带半个露台,每天可以站在露台上眺望大门口,只为看儿子来了没有!“住进来的老人,刚来时就像幼儿园的孩子,死活不肯进门,一个星期后,儿女来接也不肯走。”正在试营业的梅园颐养中心负责人说,老年人非常害怕孤独。

《白皮书》显示,南京市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还在加剧:2017年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2.42岁,其中男性80.49岁,女性84.52岁。南京市民政局相关部门介绍,针对95%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近几年来遍布全市各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具备“助餐、助医、助急”等养老服务能力的3A,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护理员也有几千人。但老人的夜间照护确实是一个盲点,在少子化、空巢化的社会现实下,当儿女难以作为唯一照料老人的主体时,依旧需要政府部门推进、社会力量介入,“例如已经推行的护理补贴向包括子女在内的人员发放,就是其中一个行动方向”。

(文/图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月14日上午,攀钢钒钛冶炼厂在3号钛渣冶炼电炉生产区域举行了“在有限空间作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