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公民人物】拯救红榄李的老工人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5-11 04:54 大字

4月10日,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榄李培育基地,返聘回岗的王式军老人手脚麻利地脱下凉鞋,赤脚踩在松软的泥巴上,仔细查看红榄李的生长情况,不时弯腰给幼苗浇水施肥。

在基地里,一共有700多株红榄李。与其他红树植物比,这个数字显得微不足道。但在2014年,根据《中国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境内的红榄李仅剩14株。

培育红榄李难度很大,就在各路专家学者一筹莫展时,2015年,保护区工人王式军奇迹般地培育出200多株红榄李,震惊了保护区内外。

王式军不是撞上了大运。从24岁退伍进入东寨港保护区后,他一直与红树植物打交道。眼见红榄李越来越少,2013年,王式军主动向领导提出要尝试培育红榄李。

拿着上面批下来的8000元经费,王式军和几个同事开始做连科研专家都搞不定的事情。

第一年,他们在三亚采到了100多颗种子,最后有16棵发了芽。尽管对这些幼苗百般呵护,但最终因为缺乏经验,只活下来一株。

2014年,王式军和同事又往返三亚多次,采了1000多颗种子。那段时间,保护区里出现一个“奇观”:老王一天买支架、一天买网,一天又找来很多木板和钉子,用锤子把木板钉得咚咚响。最终,他为红榄李单独钉出一个小苗圃,防止病虫害入侵。

那一次,1000多颗种子,长出了100多株幼苗。

树苗长到二三十公分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怪事。有几株红榄李的叶子,每天少一片。王式军仔细观察,知道是某种虫子在作怪。这种虫子晚上“作案”、白天隐藏,只留下案发现场。

那几天,晚上11点,王式军就准时拿着手电筒出门。前两天都毫无收获,第三天凌晨,他终于在一片叶子上看到了一只正在忙着啃食的蜘蛛。顾不上研究这只蜘蛛是不是有毒,王式军就用手去擒。

在寂静得可怕的夜色里,一位老人抓着一只蜘蛛,笑了。

2015年5月,王式军接到同事的电话,他们在红榄李枝叶的末端发现一些红色的花骨朵。通过同事传来的照片,王式军确认,那就是他日思夜想的红榄李。

那个晚上,59岁的王式军哭了。

记者见到王式军时,63岁的他四肢健朗,身手灵活地穿梭在泥巴地里。他随身带着一把剪刀,给枝繁叶茂的红榄李修枝。

“要下大雨啦,快躲到屋檐下去。”刚聊了没几句,王式军突然挥舞着双手,急促地喊起来。大家抬头看了看没有一朵乌云的天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结果还未走出百米,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落了下来。

“你怎么能听得见下雨的声音啊?”

“红榄李的幼苗特别怕雨,这些年我是听‘怕’啦!”王式军漫不经心地答着,顺手抹了抹黝黑脸庞上的汗珠。

新闻推荐

苏州很闲适

赵玉亚因着采访建筑,来到渴慕已久的江南水乡——“人间天堂”苏州,住苏州古城看园林美女,感受江南水乡的美妙。天气很给力,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