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科学补碘益智健康扶贫利民

陕西日报 2019-05-10 08:50 大字

2019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6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科学补碘益智, 健康扶贫利民”。多年来,全省上下经过不懈努力,积极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目标。碘缺乏病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保护了智力资源,促进了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一样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碘则会导致碘缺乏病发生。

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 (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微营养素营养不良性疾病。

为什么缺碘会导致智力低下?

甲状腺利用碘作为原料之一来合成甲状腺激素,大脑功能正常必须依赖于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的供应。

正常情况下,大脑在人出生前仅完成了其生长发育的1/3,而其余2/3要在出生后头两年内逐步完成。大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发育、分化的旺盛时期,也是最容易遭受各种因素侵害的时期,称为大脑的易伤期或临界期。一是在胎龄的10—18周,这是神经母细胞增殖、发育及分化迁徙形成脑的时期;二是出生前3个月一直到出生后两年,是脑发育完成的主要阶段。如果在上述两段时期缺碘,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就会导致人脑发育(结构)发生障碍,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智力残疾。轻者成年后能做简单运算、能参加简单劳动,但效率不高;重者可发展为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不能进食。

大脑功能正常运转必须依赖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的供应,在大脑中发挥作用的是T3,而决定大脑中T3水平的是血清T4而不是血清T3(T4在脱碘酶的作用下转化为T3)。缺碘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即使轻度缺碘导致实验室性甲低(T3正常、T4降低、TSH轻微升高)也能影响大脑功能,从而表现为情感淡漠、反应迟钝、疲乏无力、嗜睡、体力下降等,称之为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这种甲状腺机能低下导致的危害可以通过纠正碘缺乏而逆转,而胎儿时期和婴儿早期脑发育时发生的甲状腺机能低下导致的危害是不可逆的。

缺碘除了会导致智力低下,

还有哪些危害?

碘缺乏对人健康的影响是全身性的,主要危害是对脑发育、体格发育和体能的影响,最严重的是导致胎儿、婴幼儿脑发育迟滞,终身智力残疾,降低人口素质;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还可引起流产、死产、早产、畸形、聋哑、地方性克汀病和亚临床克汀病,其中孕妇、哺乳妇女、0—2岁婴幼儿是缺碘的敏感人群。

人体会自动产生碘吗?

人体是不能自动产生碘的,只能通过外界摄取。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供应(主要来源于食物),而且必须每天摄入。人体内的碘有92%来自食物,8%来源于饮水和空气。食物中的碘化物在消化道几乎完全被吸收,皮肤黏膜和肺也能吸收微量的碘。

自然环境为什么会缺碘?

外环境缺碘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地球在原始进化的过程中,经历了第四纪冰川期,其表面覆盖了大量的冰雪,随着冰雪的融化,土壤中的碘被冰水冲洗、淋漓,随河流带入海洋;二是由于千百年来水土流失、洪水反复泛滥,使土壤中的碘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含碘量不足,在这里生长的植物、动物缺碘,通过食物链殃及人体,导致碘缺乏病发生。

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世界各国的防治实践证明,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也是最好的办法(物美、价廉、简单、易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食用合格的碘盐,每人每日食用5—15克碘盐,即可保证机体对碘的需要量,满足人体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于碘营养充足的人来说,也有益而无害。

使用碘盐,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务必购买小塑料袋包装的、印有指定商标、贴有碘盐标识的合格碘盐;

2.碘盐应随吃随买,不要存放时间太长,并且应密封、避光保存;

3.不要用碘盐爆锅,炒菜、做汤时应在菜、汤出锅时再放盐,另外,腌制咸菜时一定要用碘盐。

特别提醒: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学龄儿童、计划怀孕的育龄妇女等特殊人群,一方面应按上述要求正确食用合格碘盐,另一方面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可定期到医院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是反映人体碘缺乏的敏感指标,尤其是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最为敏感,可用于个体诊断。二是可定期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尿碘含量。动态观察(主要是人群尿碘中位数),这是评价碘营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三是一旦确诊缺碘后应立即给予补碘干预(补服碘油,平常多食紫菜、海带、海鱼等海产品)或用T4替代治疗。

防治碘缺乏病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陕西是内陆省份,外环境缺碘(饮用水碘平均仅为每升4.15微克),全省均生活在碘缺乏区,不同程度地受碘缺乏威胁。1995年全国统一病情监测结果显示,陕西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高达23.92%,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仅为24.71%,成为全国碘缺乏病最严重的10个省份之一。这种状况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机构,加大人、财、物投入,改善地方病防治管理人员待遇等。2000年全省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010年起全省实现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目标。

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目标,防治工作仅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不意味着防治工作的完成和终结,而是新的防治工作的开始。由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缺碘现状长期客观存在,如果防治措施稍有松懈,碘缺乏病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策略,充分认识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世世代代坚持下去,重点抓好长期合格碘盐供应与深入人心的健康教育工作,尤其要提高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坚持科学补碘,正确使用合格碘盐,自觉抵制原盐及劣质碘盐,确保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新闻推荐

记者调查:你的隐私被卖了

□580元买一年微信聊天记录□880元查开房记录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李欣璐上周,记者突然收到一条验证码短信,但记者并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