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读书:不断给大脑输入新血

淄博晚报 2019-04-27 01:38 大字

读书满足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在我看来,一本好书犹如陌生的高地——一扇密封的窗户被打开,一个熬人的奥秘被破译,这是读书最大的幸福所在。

多年来,我的阅读像每天吃喝拉撒一样延续至今,嵌入严格的生活内容,成为一个隐秘的规律性环节。阅读不断点亮我的知识盲区,打乱和干扰原有的传统惯性,倒逼大脑向多角思维层面进发。渐渐地,我的思维方式由原来的直线变成发散式,由单一性上升为多元性,由空间思维转化为时间思维——哲学思维、立体思维、前瞻思维和美学思维。

时下,流行一个热词叫“开脑洞”——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在使用时只能激活一小部分,这部分占大脑不到5%,人类基因中的废物基因占据了95%以上。大脑皮质内140个亿的神经元通常有效工作的才有7亿左右,只占总数的5%。如果能“开动”10%,人就会变得相当聪明。流水不腐,那么剩下的90%以上的大脑永远处于休眠状态,进一步推理,时间久了,这些未经开发的大脑形成板结,其外在形式是寸草不生、油盐不进、顽固不化、目光短浅、斤斤计较、自私狭隘、情商低弱、零沟通能力……于是就有了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通之人”。

现实中,我们发现真正拥有智慧格局的人竟然如此稀少,盖因这部分人在成年后便中断了读书,埋头于应付现实的一地鸡毛。有的人甚至拒绝接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沉溺于怀旧式的“从前如何如何”的逼仄趣味中无力自拔,自此丧失自我进化的能力。

眼下是信息爆棚的时代,认知落伍等同于切断了一切上升的前提:技术创新,网络市场热火朝天,微信改变了信息的复制传递功能,而5G时代即将来临,将使人类的生活实现颠覆性改变,即便我们脑洞大开特开,也未必能追得上时代前进的步履。因为,人类天才们的步伐总是比庸常的我们快上几千个节拍。

由于多年养成的读书习惯,我觉得纸质阅读有跃然纸上的光芒与温度,尤其是长篇作品,网络阅读让眼睛疲惫不堪、耗损很大。但话说回来,我又是一个喜欢接受新事物的人,早已适应于在网上阅读一些短篇作品。我希望有一天当我的写作不能持续,但阅读的习惯仍然持续。我希望我的阅读生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为止,并且阅读的方式随时随地都能展开并进行:无论在书房,在酒店,还是在路上。

■周蓬桦

新闻推荐

“五一”假期 这份安全出行攻略要收好

每年四五月份,很多人都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总想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美丽的春天。“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尤其是今年“五一”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