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清华大学不再强制博士生发论文

济宁晚报 2019-04-25 11:13 大字

日前,清华大学发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唯一依据,并且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

“唯论文”难免产生畸形利益链

作为知识界的精英,一些博士并非写不出好文章,而是难以发表在高档次刊物上。在供求失衡的格局下,文科博士生在C刊上发表论文的竞争很激烈,怎么办?拼学校、拼导师便成为论文发表的一种乱象,同样一篇文章,博士生所在的学校名气越大、导师在学术圈和社会上的声望越高,论文发表的概率也就越高。

当学术评价“唯论文”,难免会产生畸形的利益链:少数深谙论文写作和发表套路的博士生,不仅能很“高产”,还能将论文写作和发表作为一种社会交换和利益变现的工具;一些学术期刊则成为“香饽饽”,向博士生们收取版面费,僧多粥少之下,难免滋生腐败;部分学术期刊的工作人员,享受了稀缺资源带来的种种便利与好处,成为高校师生们想方设法迎合和讨好的人物。

学术研究需要坐得住冷板凳

学术说到底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博士生们静得下心来、坐得住冷板凳。可是,在“唯论文”指挥棒的裹挟下,当论文发表成为一个关键性的评价指标,许多高校就难免陷入了单一化评价的窠臼之中。更何况,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很容易造成教育不公平。不同的学科、专业,在论文发表上难度不同,有的博士轻轻松松就能毕业,有的博士拼尽了全力却依然难以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博士唯论文”的紧箍咒固然让论文数量不少,却并不意味着论文高质量,甚至还助产了一些学术垃圾。

学术研究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慢工出细活,需要手与心相连。敢为天下先的清华大学,率先实行“博士不唯论文”,既尊重了学科特点和差异,又创新了学术评价体系、净化了学术圈生态。这或许会让学校在论文发表数量上没有那么耀眼,却并不意味着学校不能出产更加多元化的高质量学术创新成果。

(来源:新华社 陈曦 整理)

新闻推荐

天狮集团百亩宫殿“华堂”开拆

近日,多家媒体对天狮集团旗下酒店贵宾楼“华堂”进行了相关报道。报道称,“华堂”曾是中国直销巨头之一天狮集团有限公司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