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3·15诚信季 家电维修清洗的套路你都懂吗?

阳光报 2019-03-14 01:00 大字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进步,家电逐渐进入每个家庭。为了彻底清洗、杀菌消毒,也会经常找人来提供清洗服务,但是在清洗服务的过程中,不少的人会被“套路”,面对复杂且混乱的家电清洗市场,该怎么做,才不会花冤枉钱?记者 曹晏 张文静

 陷阱1:低价敲门半途加价

家电清洗市场可谓是鱼龙混杂,一些非正规的清洗队为了抢客源,常抛出低价诱饵。等进了门,就开始在清洗过程中找形形色色的理由加价,上门费、材料费、保养费······眼花缭乱的收费名目让消费者瞠目结舌。消费者若不愿意加钱,清洗人员便以不干活来“威胁”,有的则是耍无赖,呆在用户家不走,不达目的不罢休。

建议在选择清洗团队时应该选择明码标价,收费价格种类清晰的,不被低价所吸引,小编建议最好是线上下单,无需其他附加费用。

陷阱2:偷工减料损坏家电

一些非正规清洗人员为了加大接单量,在清洗过程中偷工减料,变相压缩清洗时间。有的甚至故意损坏家电零部件,骗取消费者增加修理费用,这种无耻的行为令人发指。

面对这种情况在清洗前,用户必须让清洗人员试机,确认机器状况。清洗时,用户可适时进行监督,拆机过程、重要部件清洗过程、装机过程都要留心观察,一旦发现有问题,要立即提出。

陷阱3:技术不够嘴皮来凑

家电清洗是门技术活儿,一些非专业的家电清洗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参差不齐,更甚者纯靠一张嘴忽悠客户,比如让用户使用高价的清洗剂、润滑油,骗顾客加氟等等。

建议消费者在日常中可以积累一些家电的基础常识,清洗时选择正规的清洗公司,拿不定主意时可以打家电品牌售后电话咨询,做到能够看清问明。

根据商务部《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规定,家电维修经营者在提供维修服务前应当向消费者明确告知维修方案及需注意和配合的事项,尊重消费者选择。不得虚列、夸大、伪造维修服务项目或内容,不得虚报故障部件,故意替换性能正常的部件等。情节严重的,商务主管部门可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表示,维修行业主流是合法合规的,协会将针对一些乱象进行调查,找到涉事人、涉事企业,一经核实,立即报送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协会呼吁维修企业开展自查,并已启动行业调查,及时向社会披露全面、真实的维修行业情况。

提醒大家无论是在家电清洗还是家电维修接受服务的过程中都要注意核实上门服务人员的身份,收集好服务凭证,为投诉、维权保存证据。另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可建立维修人员黑名单制度或评级认证,强化信用监督,清理劣迹多、投诉多的维修机构和人员。

新闻推荐

最浓情的三八妇女节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亲情,表达感恩之情,学校于3月7日下午开展了“懂礼懂孝懂感恩爱国爱家好少年”庆三八妇女节主题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