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一位空巢老人的爱与哀愁

南国今报 2019-03-13 16:01 大字

俊生 绘

今报记者巴方

大家都说,“婆媳是天敌”,但是在一段婚姻缔结之初,无论是婆婆还是媳妇,没有哪个是为了和对方战斗才来到同一个家庭的。在开开心心的喜宴过后,是柴米油盐的生活。一个锅里吃饭久了,原本的客气消失了,小范围内就容易擦枪走火,有时候一点小小的事情,也会酿出一场风波,甚至影响深远。

今天的主角,是一位年过七旬的阿婆。她看了前几天本专栏极品婆婆的故事,忍不住要来吐一吐自己的一腔苦水。

1

幸福曾经到来过

阿姨姓刘,生性开朗,五官端正,气质出众,写得一手漂亮的隶书,颇受大家好评。刘阿姨生有一子两女,有过两段婚姻。

刘阿姨的前夫在二十多年前因病去世。她张罗完所有的事情,恢复平静后,发觉儿女们都各自成家,自己独守空房,头疼脑热不舒服时,身边连个倒杯热水的人都没有,感伤不已。

一晃,时光在孤单寂寞中过去了十年。为了打发无聊,她报了个书法班去学习书法,却没想到在那里结识了一位退休老干部,迎来生命中的第二春。

老干部既有涵养,又有才华,性格还开朗温和,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刘阿姨的两个女儿,对老干部很有好感,甚至极力撮合,大家其乐融融。而老干部的儿女对刘阿姨也很满意,交往一段时间后,两人顺利结婚。

婚后两人琴瑟和谐,举案齐眉。两人都是书法爱好者,老公写字,老婆就帮提前打好格子,老婆书写,老公就协助盖章,完了互相点评,再来个教学相长,颇有些古时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雅趣。吃饭时,她总是将好菜尽量留给他吃,而他则直接用筷子夹了送到她嘴里,就算是在人前也是如此,每每让她有少女般的羞涩。两人在钱财上也都看得开,对晚辈们都很大方。老爷子私下给她的钱,刘阿婆都会以给老爷子家小孩打封包的方式还回去,而老爷子对她的子女也毫不吝啬,所以他们在两边都是受欢迎的长辈。

老爷子家里儿女不少,他们结婚后,老爷子家还添了个小孙女。小孙女对她这位“后来的奶奶”非常亲近,刘阿婆非常开心。小宝贝四五岁时,去学弹古筝,刘阿婆正好在学葫芦丝。看着一老一少在家练习的样子,老爷子总会笑呵呵地说:“你们好好练,练好了争取上中央3台演出,我当观众在底下给你们鼓掌!”

然而,没等到美梦实现,老爷子在一场大病后溘然长逝。

2

寂寞中显现的痛苦

老爷子过世后,刘阿婆无法从痛失所爱的巨大悲痛中走出来,几乎天天以泪洗面,久久都走不出来。

这个时候,两边的儿女,表现上显出了差距。老爷子的儿子儿媳隔三差五就来看望她,那个儿子说“阿姨,你放心,我爸就算不在了,我也不会不管你。我不在,你就喊阿燕。”儿媳阿燕对她一样孝顺有加。每个周末,他们全家都会到刘阿婆的屋里,嘘寒问暖,进厨房为她做可口的饭菜。平时如果他们有什么好东西,一定会留一份给她,让刘阿婆满心感动。

刘阿婆自己的亲生儿女中,两个女儿还好,也记得时不时来看老妈,可是她付出心力最多的儿子就差了点意思。一来儿子工作较忙,来的少,来了以后也不会下厨,碰上老爷子的儿子一家来做饭,儿子递根烟,道声辛苦就等着吃现成的。

这些都没啥,最让刘阿婆不能接受的,是儿媳。“她从来都不来看我,也没有安慰过一句。来安慰我,关心我的,反倒是那个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的儿媳妇阿燕。”

这算是刘阿婆心里的一块小疙瘩。她心里还有个大疙瘩。

两年前,儿子家买了大别墅,一起的老姐妹知道了,经常问她,“儿子家房子那么大,你干嘛不去一起住,怎么还一个人过呢?”“去干啥呀?我自己有房子,自己住着方便。”刘阿婆装作不在意地回答,“实际上,我怎么会不想去?我是想去不得去啊”。只是这话,人前说不出口。

刘阿婆自认是有资格住这个别墅的。且不说她怎样为儿子的两次婚姻花尽积蓄,单就是她作为他的娘,也应该得到儿子的赡养,何况儿子在买房前,还从她手里拿了20万元,“那个别墅,也总有我的一份吧?”而现实是,别墅没她的份,儿子儿媳也没还她的钱。

“其实儿子是愿意我去的,我知道是他老婆不给我去,他怕得罪老婆,就不敢说。”刘阿婆说。

3

难以解开的心结

其实,刘阿婆跟自己的儿媳一开始的时候并无矛盾。儿媳刚嫁过来那会儿,一直怀不上娃,刘阿婆心急如焚。三年后儿媳终于怀上了,却有先兆流产症状,只能在家小心翼翼养胎。刘阿婆就像养命根子一样,千方百计小心呵护。

原因无他,那个时候,刘阿婆的头一个老伴已经病危,但一直苦于没见过一个孙子,不能瞑目。那段时间,她一面要照顾医院里的老伴,一面要照顾孕妇。在医院、自己家、儿子家三处来回奔波。孕妇的一日三餐,是她从自己屋里做好,踩单车爬五楼送给儿媳的。一次,她因为太过疲劳,竟然在路上睡着了,连人带车狠狠摔了一跤。

伺候月子,照顾孩子,自然都是她的事。她带孙女带的开心,更加用心。那时候,她开着一个小商店,在老头子生病时顾不过来,就请了个小工。结果,小工悄悄做手脚,小商店慢慢搞得连周转资金都没有了。

她想了想,决定跟儿子要点钱。因为此前她带孙女,儿子媳妇每天把孩子送来,也在她这里吃饭,儿媳曾表示愿意给她交伙食费,当时刘阿婆表示自己有退休金又有商店收入,用不着。可现在情况有变。

“儿子,妈现在手头紧,你给妈妈交点伙食费吧。”她说。儿子回去就让老婆拿了500元钱送过来。

拿钱来时,儿媳的脸色很不好看。“妈,明天起不用做我的饭,我不来吃了。”说完这话的第二天,儿媳果真不再来,连带着孩子也不用刘阿婆看了,他们将孩子直接送进了托儿所。

刘阿婆后来才知道,她要这几百元钱的代价惨重。500元钱的恩怨,在经过多年的发酵后,已经模糊了原来的模样,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4

谁能帮我赶走寂寞

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忧愁和孤独,让她两度病倒,住进了医院。病床前,从来没有过儿媳的身影。小孙女倒是来看过几次,只是一两句问候就没声了。刘阿婆看着病房里其他病友的子孙前来,亲亲热热的,心里直泛酸。

在小孙女考上大学的时候,儿子和家里人聊天,一边夸孩子争气,一边自嘲说孩子出去读书后自己就成空巢老人了。

他们不曾留意,坐在他们身后的老母亲听到这话早已心酸到不能自已。“你们好歹还有两口子互相作伴,我才是那个真正的空巢老人啊。”

她是真真正正独居的,寂寞的,空巢老人。白天,还能出去见见人,夜幕来临,她无处可去。每到晚上,她总害怕屋里藏着坏人,拿着手电到处照,到处弄点响声出来,给自己壮胆。

既然无法介入子女的生活,她也不再有这样的念头。她生活无忧,只希望这个时候,如果能有志趣相投的同龄人,能来和她做个伴,说说话,互相照应照应,比什么都实在。可是,在这个时候,还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吗?

新闻推荐

文化课分数线屡创新高,艺考不再“易考”?

■记者杰文津樊攀魏梦佳宋佳近年来,多个高校的艺考文化课分数线创历史新高。“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包括北京电影学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