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1966年全国有200余所工读学校,2017年底仅剩下93所,有些学校甚至已经没有学生 工读学校何去何从

南国今报 2019-02-13 16:00 大字

2018年12月25日,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的学生在课堂上举手提问。 图片来源:《新京报》 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的学生制作的非遗手工作品。

今年1月,湖南省涟源市13岁男孩用匕首杀害同班同学,引起社会关注。近年来,各地发生多起少年暴力案件,令“工读学校”这个已逐渐淡出的名词重回大众视野。

被寄予“矫治者”社会期望的同时,我国的工读学校数量在半个世纪缩水过半。记者近日探访这一特殊“生态圈”时发现,目前工读学校面临招生难、教师待遇低、政策不完善等多重困境。

管理

生活作息精确到分钟

肖建国对“工读学校”的记忆始于童年。这位如今已在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任教30年的校长,对这所学校最初的印象是一个个“冰冷的大铁门”。

如今,令童年肖建国生畏的“大铁门”和它背后的军事化管理制度,依旧是当今工读学校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记。

在工读学校就读4年,杨牧被没收了5个手机。他就读的朝阳区一所工读学校采取全封闭的军事化式管理,周一到周五,学生吃住都在学校,周五晚上由家长接回家,周一再送回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作息也有严格规定——每天早晨6:20起床,7:00吃早饭,8:00上第一节课,11:40吃中午饭……晚上8:30到9:20洗漱熄灯睡觉。

这所学校校园里时常有安保人员巡逻。将近100米的教学楼走廊入口和尽头,及两侧楼梯对面的墙壁上,都分别安装着1个摄像头,无死角监控着走廊内的每个角落。

接近中午12时,十余名穿着蓝色校服的学生排队走出教学楼,来到学校食堂门口,“稍息,立正!一二三四!”喊完口号,学生陆续走进食堂就餐。

类似的军事化作息管理也在海淀寄读学校实行。整理内务、跑操、上课……从早上6:20学生起床,到晚上9:50熄灯,每个时间段学生做什么事,都有严格的规定,时间规划细化到分钟。

现状

有学校甚至无学生

王钰是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学生会主席,正在学校开设的职高读高三,即将毕业。来到这所学校前,他在海淀一所重点中学上初二,由于性格叛逆、打架闹事、经常逃学,年级主任建议家长让王珏到工读学校就读。王钰的父母带他来到海淀寄读学校参观。在了解学校的情况后,王钰和父母同意转校。

入校后,“叛逆少年”王钰渐渐有了一些转变。

来学校之前,他压根不知道爸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进入海淀寄读学校后,他每年都会为爸妈准备生日礼物。

毕业后的出路是工读学校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此,不少工读学校在校内开设了职高,为毕业生继续提供职业教育,由学生自愿选择。王钰也不例外。每逢周末,他还会做一些兼职,如今生活费基本能够自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工读学校招生以自愿为原则。据肖建国介绍,学生转校需经过学生、家长和原校同意,并填写入学信息表,由工读学校和原校盖章确认。

这一招生方式,源于1999年出台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此前工读学校招生只需经学校报公安局批准,或者公安局报教育部门批准,可以强制实行。这部法规将原先进入工读学校的标准改为“在少年的家长(或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由少年的家长(或监护人)或原学校提出申请,且须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也就是说,工读学校招生不再具备强制力。

“自愿原则”之下,很多家长不愿将孩子送入工读学校。

肖建国表示,不少家长觉得工读学校名声不好,孩子送进去以后会被社会“贴标签”,即使孩子出现了违法行为,家长也不愿意做此选择。

过去50余年间,国内工读学校数量不断减少。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统计,与1966年的200余所学校相比,数量下降过半。

截至2017年年底,国内工读学校有93所,北京现存6所工读学校,且都存在招生难题。

北京市朝阳区一所工读学校的老师称,学校初中在读学生不到20名,授课老师共有13名,师生数量比接近1∶1。海淀寄读学校是学生数量比较多的,初中加职高六个年级也仅有280名学生。最极端的例子出现在北京市门头沟区,该区一所工读学校已有几年未招到一名学生。

招生难题在其他地区的工读学校也很常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抽样调查的国内21所工读学校中,多数学校的在读学生不饱和,有两所学校甚至没有学生。

难题

专职师资存在缺口

工读教育“矫治者”模式的实现,需要克服的另一难题,是师资。吸引新教师加入工读学校,一直是肖建国心中的难题。

“爱”字当头,决定了教育工读学校的孩子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学生周一至周五都在学校度过,与之相对应的,是老师们几乎全天候的陪伴。班主任每周工作日在校时间长达70~80小时,并且要轮流值夜班当宿管,与学生同住在学校。

宋薇在1998年来到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任教,曾连着当了四年班主任。她曾与28名学生一起住过一个宿舍,也曾为了寻找逃学的学生跑遍了北京清河地区的网吧。她说,这儿的学生过得很幸福,但老师比较辛苦。

宋薇说她最亏欠的是家庭。“做了班主任,就很难平衡工作与家庭,对家人的亏欠太多了。”周一到周五,这里的每位班主任日均在校14~16小时,如果轮到值夜班,晚上也不能回家。按照学校规定,班主任每学期要对每名学生至少家访一次,这些工作基本都需要在节假日完成。

工作时间长、精神压力大、教育学生难度高,与此同时,教师在待遇上却没有获得对等的补偿。除了基本工资,工读学校的老师有一笔“特教费”。海淀寄读学校的老师每月可以得到1000多元的特教补贴。但老师们觉得,与付出的时间精力相比,这项补贴远远不够。

专家

应改变学校就读的法律程序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教育部以及天津、贵州、吉林、河南等地出台的校园欺凌治理方案,均明确将“工读学校”列入其中。工读教育仍被视作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手段。

对此,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李玫瑾建议,应完善学生就读工读学校的法律程序,可从提出申请、受理申请、作出裁决三方面改进。

她提出,将未成年人送入工读学校时,应采用多种方式。如果一名未成年人已经辍学或者既失去家庭监护,又不在法定义务教育年龄,游荡在社会中,一旦出现违法行为,可由公安部门向少年检察部门提出申请,由少年检察部门进行审核,并向少年法庭提出送入工读学校的申请;如果未成年人在普通学校学习,但在多方面出现严重行为问题,并且扰乱学校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可由校方的德育室向警方提出申请,警方负责向少年检察部门提出申请;家长要是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失控,可直接向学校的德育室、社区少年警察提出申请。

近年来,工读学校的数量有所回升。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国内在册的工读学校有93所(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26所。在地域分布上,目前工读学校分布在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增加了3个省(自治区)。

(应受访者要求,杨牧、王钰、宋薇均为化名)

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立法禁止中小学生用智能手机,妥否?

上课玩、下课玩、自习玩,走路玩、吃饭玩、睡觉玩……走进中小学生教室,“抬头不看黑板,低头只顾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