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宋词里的冬雪天 闫立新

济宁日报 2019-02-01 15:44 大字

何处可赊酒? 何处可折梅?

每到冬天,宋朝的词人们面对天苍苍、雪茫茫,总发出优雅的自问。

一千多年前宋朝的冬雪天,野外一定是远山简约,树木白描,村桥无语,梅香游离的。词人们一定在寥落草庐,或篱院暖阁里,围着一盏红泥小炉,畅饮一壶烧锅老酒,看着窗棂外白净的雪,清澈得没有一丝声响。如果是有钱的词人,还会雇来三两弹筝、吹箫者,让这雪幻成蝶的冬天,瘦瘦的惆怅。这些,都可以从词里领略到宋朝时冬雪天的风情和婉约。

从宋词里可以看到踏雪寻梅,不仅是词人和文人的喜好,连市井人家、山野草民都喜欢。如宋词人王旭写到:“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读这样的词,仿佛看到宋人穿着宽厚的青袍,披着还没有散落的梅香,缓缓行走,或一人做了风雪客,或三两人结伴在雪中轻轻浅浅,去野外寻梅,看一纸般清白的江山。

宋朝词人眼中的山水和梅,比我们看到的更诗意和高雅多了。他们说,山是眉峰,轻轻皱起;水是眼波,汪汪含情。如果在山涧,要是有座赏雪的亭子,无疑那就是山的美人痣了。至于梅花,他们又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用雪与梅相比,衬托出梅花的香,细细品其味,这梅花隐隐透出一股小家碧玉、深闺美女的幽香。这种雅致和形象的比喻,宋人能说的出来,细腻的感受得到,可以毫不掩饰地说,现代人的感官略逊宋朝词人。

面对雪天,从词里看看那些词人们怎么度过的,说来很优雅,有意趣,也很有意境。

有的词人,挨着梅的素雅,吹一管紫箫,从七个孔洞流出晶莹透彻、流转回场的箫声;有的词人,临窗饮酒,赏雪和远山隐隐传来风云之声,而自己心念净空;有的词人,在自家菜园地,欣赏一亩青蔬,盖一层洁白雪韵,朵朵梅蕊,裹着团团的火静如梦;更有的词人,一驴、一剑、一壶酒,一边雪中游,一边吟诗自乐。

在他们的眼中,冬天的梅是静谧的、孤傲的、意境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形象的写出了梅的孤傲圣洁,即使粉身碎骨,也羞与群芳为伍。雪是洁净的,豪情的,辽阔的,“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因为爱冬雪天,宋朝的词人绝不辜负梅与雪的幽香和圣洁,他们说:我有一壶酒,我有数枝梅,我携筝而来,一脚,碎裂净白;一脚,绝了俗念。踏雪是禅意和诗意行为,也更愿意在雪无穷尽、妙在善性、板桥尽处,做一只犹如立在雪中的白鹤。

宋朝词人赏雪,要么在小亭子里看天地一色,了无一痕,雪如白蝶纷飞,乱了眼睛;要么在廊桥,看远山一线,与天相接;看村庄的炊烟,像河流在雪飞中流向天空。

春天来了,雪渐渐融化了。宋朝的词人们依然在驿道、郊外、山野,或者桥上、船上、小亭处默默无言,看大地裸露出本色,看雪渐失踪迹,哪怕一个墙角,一处遮阳的地方,还残留一堆雪,也是心灵安慰。雪已经融化为水,他们只好默默转身,走回家去,关上书门:惆怅的失恋感觉,会书写爱恋过的雪和梅。

宋朝词人比其他朝代文人、诗人更显得可爱,一场雪落在宋朝,一树梅花开在宋朝,也是蛮幸福的,有人懂它们,护它们,温存着它们。李昊天摄影

新闻推荐

咪蒙道歉 人民微评:自媒体不能搞成精神传销

人民日报微博2月1日消息,咪蒙发道歉信,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暴露出一贯的擦边球思维。当文字商人没错,但不能尽熬有毒鸡汤;不是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