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让寒门子弟向上流动更顺畅

贵港日报 2018-12-25 11:13 大字
王钟的

为了培养大学生,一些农村家庭举全家之力,甚至不惜砸锅卖铁,是否值得?最近几年,这个原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经常被拿到舆论场中讨论。

问题的背后是社会心态的变化。随着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大学生身上“天之骄子”的光芒确实不再像原来那么耀眼。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从此衣食无忧、飞黄腾达。有人通过简单的比较得出结论:普通大学生毕业,月工资可能也就三五千元,还不如工地上的“搬砖”工人,因此农村家庭不如早早让孩子进入社会工作。

然而,这样的比较是片面的,由此推出的结论也是狭隘的。尽管,有没有上过大学已不再是影响收入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但教育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可能,却是过去、现在、将来,始终不变的法则。

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一个桥段让人印象至深:留学国外的主人公在餐馆打工补贴生活,遭受老板娘的苛刻对待,一位好心的顾客悄悄给他小费,还说,“你还年轻,会走得很远,而她一辈子只能呆在这里”。很多人都有年轻时受人白眼、遭受挫折与磨难的经历,是教育让他们成就理想,抵达人生事业的远方。

治贫先重教,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必须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呈多层次发展格局。推进教育减贫,不仅要让贫困子弟上大学,更要为优秀贫困子弟上一流大学创造条件。不管是通过远程直播教学等技术手段,还是开展师资交流、鼓励师范生到农村任教,要确保农村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享有公平的机会,不让他们在起跑线上落后。

有学者根据宏观数据和计量模型估算了主要投资的减贫回报。其中,教育投资的减贫力度较大,每万元投资平均减少9.62个贫困人口,超过基础设施建设对减贫的影响。当然,体现教育减贫的效果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像其他投资那样“立竿见影”。对于教育减贫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立足于精准,坚持科学性,追求实效。无论如何,只有教育水平真的搞上去了,才能深刻地改变一个民族,才能为国家的长远稳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新的产业革命,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发挥才干。现在,高学历者在产业一线工作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那种认为打工就是到工地上“搬砖”的想法早已过时。哪怕是送快递,知识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延边大学一位博士生因为家境贫寒兼职送快递,自创快递编号法,工作效率达到普通快递员两倍以上。太多的例子证明,在现代社会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工匠”,离不开知识和教育。

其实,让寒门子弟向上流动,教育依然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环节。每年高考之所以举国关注,不光因为它寄托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期许,也因为它传承着教育改变命运的执着信念。一代又一代寒门子弟,因为获得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跨越大江大河,迈向美好生活的彼岸。

让教育资源从“高地”流向“洼地”,缩小教育的地区差距,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不断地投入。为求学路上遇到经济困难的学生扫清障碍,需要有为者尽到担当。“家有大学生穷5年”的现象或客观存在,这固然只是一时的困难,但为贫困家庭撑一把腰、助一臂之力,为他们减轻后顾之忧,无疑能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让他们沿着理想的道路走下去,坚信接受教育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人生航标。

当前,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实现“三个全覆盖”,即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贫困学生无论在哪个地方,无论在哪所学校,都能得到相应的资助。农村学生在求学中遇到经济问题,已经可以通过政府、社会的多种途径来解决,而不是把家庭当作唯一的依靠。当下,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也在为贫困学生自立自强打开一片蓝天。

抱怨和吐槽总是容易的,但改变只有依赖基于现实的努力。我们要始终认清,教育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底线,无数农村学子从课堂走出去,拥抱远大前程。在各方面的帮扶下,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没有什么坎儿是迈不过去的。哪怕寒潮苦雨,哪怕狂风巨浪,只要教室里的那一盏灯还亮着,希望就在,人心就能笃定,梦想就不遥远。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赵薇是新加坡人是真的吗?为什么网友质疑赵薇是新加坡人

25日凌晨,赵薇晒照并写下“Happy!forever!(永远开心)”照片中,赵薇头戴粉色针织帽手拿布偶娃娃,一双大眼水灵灵,微微一笑似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