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全班九成不识白蜡烛是这届孩子不行吗?

济南时报 2018-12-21 14:13 大字

近日,杭州的孙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个实验,指着白蜡烛问三年级的孩子认不认识?结果全班95%的同学不知道白蜡烛,甚至有的孩子说是塑料条。不仅如此,孩子们对生产队、台式电脑等词也很陌生。老师讲台上划根火柴,胆小的女生逃到了教室外。不认识蜡烛,到底是因为孩子无知,还是课本OUT(落伍)了?这个问题让孙老师思考了许久。(12月20日《钱江晚报》)

折射出常识教育陷入某种“盲区”

客观而言,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城乡发展不均衡,再加上家庭境况的不同,以及时代的变迁,城乡之间的孩子或者说不同家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见识阅历方面迥异,其实并不稀奇。就像以前资讯不发达时,农村孩子进城和城市孩子下乡都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是一种常见现象。

但在“互联网+”的今天,资讯传播便捷,各种信息更是无边界传播,依然出现“全班95%孩子不识白蜡烛”这种普遍缺乏常识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不是一种正常情况,折射出当前的常识教育陷入某种“盲区”。

首先是学校教育,从教材到教学方式,更新迭代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道理很简单,现实生活中基本已看不到白蜡烛、火柴等物品的身影,再拿这样的物品来讲道理、做实验,事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其明白个中缘由,可见“课本落伍”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真实情况。其次是家庭教育,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见识,在亲身体验中多多感悟。最后是社会教育,大众媒介显然也肩负着常识教育的重任。(刘孙恒)

正常知识更迭,无关“教育失败”

该事件无疑又迎合了部分人关于现在的小孩“脱离生活、没有常识”的刻板印象。可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世界,不认识白蜡烛就说孩子无知,这当然有失公允。尤其当一个班有超九成的孩子如此,更说明这并非是孩子们的问题。要知道,如今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白蜡烛、火柴等,它们并没有在这些孩子们的学校课本和生活涉猎范畴之列。

这真是一个大问题吗?不认识白蜡烛,不会给孩子们的生活造成多大风险与不便。并且,白蜡烛作为过去实用性质的日常用品,没有太多历史文化价值和文明象征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说,白蜡烛从孩子们的认知中消失,是自然之事,合乎知识更迭规律的合理结果。

“常识”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概念集合。大人们认为“白蜡烛”是常识,但就这一代小学生的立场来说,它却不属于常识之列。再者说,每一代人获取特定知识的方式和顺序也是不一样的。知识的传承,本身就有着“优先级”和“紧迫性”的区分,白蜡烛显然不属于我们迫切需要教给孩子们的知识。即便是常识教育,也要讲究取舍、排序。那种因为小学生“不认识××”就大惊小怪惊呼常识教育失败的论调,恰恰违背了知识传播和教育教学内在的客观规律。 (然玉)

新闻推荐

山歌·奶奶·榕树覃宇静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我与爸爸驱车前往奶奶家,刚到村前,就传来熟悉的山歌声:“光阴也长路也长,三姐一去就回还。风吹云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