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桃花得气美人中 读《柳如是别传》

日照日报 2018-12-09 01:36 大字

杨家德

笔者多年前就想拜读陈寅恪先生的大作《柳如是别传》,一是因为仰慕大师的学识;二是因为好奇: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为何要为一位风尘女子立传?

从今年春天开始,我陆续借阅了三卷本、八十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书是用文言文写作、且用繁体字印刷,读起来稍感吃力。引人入胜的内容让我急于读完,有些地方不免囫囵吞枣,但已足以让我领略大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更体会到大师写作的旨意所在:倡导一种体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真正的独立人格。

诗书画皆佳、才艺超群的柳如是,一生留下了不少诗篇,而最有名的当是那首“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相逢。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尤其是那句“桃花得气美人中”,最令人称道。而正是这一句,体现了她之独立人格。

中国自古就以桃花比喻美人。《诗经》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用美丽鲜艳的桃花来暗指女子的美,但这是人借花“气”。唐朝时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人与花开始互相借“气”,相得益彰。柳如是一句“桃花得气美人中”,则是彻底翻转过来,桃花要借我美人之“气”。正是这种深到骨子里的自尊、自信,撑起了她独立的人格。

不仰附于人的傲骨、独立的人格,使柳如是在与人交往上始终追求平等,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只跟“理想之良人”交往。她在婚姻的选择上拒绝降格以求——— “我生不辰,坠兹埃尘,然非良偶,不以委身……唯博学好古,旷代异才,我乃从之。”即便是旷代异才,也须以匹嫡之礼迎娶,才能从之。与自己同庚所生、年轻英俊的松江才子宋徵舆两情相悦,本是最为嘱意的婚姻对象,但当宋说出无半点气概的无情之言时,她挥刀斩琴,与之弦断情绝。与志大才高、风流俊赏的陈子龙,虽有刻骨铭心的爱,但意识到不能成其正统之妻,便毅然离去。后来之所以嫁给与之年龄相差悬殊的文坛泰斗钱谦益,也是因为他敢于冲破世俗的羁绊,以匹嫡之礼迎娶她。

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才会真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正直的品性,并有坚守的勇气。柳如是让人感佩的独立人格,也正体现于此。

南明政权维续仅一年余即告覆亡,高踞朝堂的弘光重臣们一时纷纷忙于开门迎降,投效新主人,而身为女流的柳如是却郑重其事地劝钱谦益舍身取义。当他犹犹豫豫不想自杀时,柳如是却毅然跳入水中自杀,想以身殉国。清廷颁旨令众降官赴北京授职,大家都携妻妾同行,唯独柳如是坚决不肯随钱北上。众降官动身那天,柳如是竟身穿象征朱明王朝的大红衣衫站在道边为丈夫送行。

在柳如是的支持、辅助下,钱谦益晚年一直从事反清复明的地下活动,荡尽家财以资助各方志士的抗清事业,并和郑成功联络,一起计划策反清军的将领,准备东西夹击,乘虚夺取江南,然后以江南为基业北上进取,最后虽功败垂成,但也为人所称道。钱谦益晚年人格光彩的重新焕发,不也正是“得气美人中”?

一位名叫亚瑟·史密斯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曾指出,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而勇气和正直品性缺失,源于中国自古以来独立人格的缺失。也正因为如此,柳如是之高洁的独立人格,才“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显得格外珍贵。

“近日西泠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若能有更多的民众得此“气”,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新闻推荐

“马拉松热”该冷静一下了

早前,苏州马拉松赛道上,因志愿者两次在中国选手何引丽与对手激烈对决时进入赛道递国旗,激起一系列有关竞赛规则和形式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