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奖”成“生意”是一种荒诞经济
□李传营
临近年底,市面上各种评选、评奖活动便多了起来。北京一些宾馆酒店天天爆满,不同行业的颁奖大会、论坛峰会轮番登场。特别是互联网、新经济领域的评奖格外多。记者近日在一家酒店大堂显示牌上看到,评奖会议有六七场,其中至少三场有关“互联网+”。走进去看,都是先请专家高谈阔论,再由获奖者粉墨登场。酒店工作人员表示,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两个月评奖会更多。(据11月26日新华社)
年末岁尾,评先树优,这本是一件很平常,也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如果操作和开展得好,既能勉励先进,也能鞭策后进,是一个开展工作的好方法。然而近几年,却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评审费越来越高,获奖者越来越多,而且获奖的头衔也越来越大,动辄以“世界”、“中华”等名头冠称。而其实,规格和内涵也没有多么高大,相反,倒是靠“拉大旗作虎皮”,打着唬人旗号赚钱的嫌疑不小。笔者就认识一位退休的老同志,由于平时爱好较少,便产生了学写书法,打发时间的念头,谁成想,这位老人“志向特大”,一出手就想成名成家,按着报纸上的小广告,花钱“评”上了好几个世界级的书法大奖,还不厌其烦地逢人就炫耀着,家人虽不赞成,但也没有办法。
花钱就能评上奖?这事你还真别不信!你先看一些单位组织评奖的这些名号吧——— 从“创新领军奖”到“风云创业奖”;从“数字创意大赛”到“移动互联创新大赛”,这些内容、形式相似又相近的评选又有多少新意和积极意义?而且获奖者数量少则五六十多则上百个。有些获奖者公众都不知其从何而来、为何得奖。这种评奖,不仅权威性不大,而且可信度更是不高,甚至不少都变成了“谁想评就可评”、“谁花钱谁得奖”的怪现象,导致市面上出现了劳民伤财的“评奖生意”。
评奖不严肃就没了积极意义,获奖太随意也丢了标杆风范。那么,这种走入歧途的评先树优为何还能如此火爆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以下几点:
其一,举办方以营利为目的。“评奖”是一项严肃的工作,至于严肃到什么程度,关键就看举办方的态度,举办方是正规的,评出的奖项就正规,举办方跑偏了,评出的奖项自然就徒有虚名。就拿“双创”领域来说,近年来持续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将创新“火种”撒入诸多年轻人心中,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起到了很好的积极意义。但也有的举办方,根本不管企业质量和大小,就连大学生创业团队都发邀请函。有的还要求提交个材料,有的干脆连获奖者介绍都省了,只要交钱就能给一块牌子,这是赤裸裸以盈利为目的的生意,其坏影响不容小觑。
其二,参评方贪图虚名。说实在的,作为一个企业,如果有一个光鲜的奖项挂在公司网站上或办公室里,挺亮眼,是能提升单位的“美誉度”,但那是得建立在自己实力的基础之上。从当前某些评奖的乱象来看,有些企业根本不具备评奖资格,或者说根本就是故意参评一些明知不靠谱的奖项,甘愿花钱买“假荣誉”,是名符其实的贪图虚名,如果拿买来的这些荣誉忽悠消费者,更伤害了社会诚信,所以,必须制止。
其三,整治还没有到点到位。关于控制各类检查、评比、表彰活动,各地都有所行动,经过清理整顿,政府部门组织的评奖这几年确实很少了,但是社会机构举办的、打着行业协会和官方背景“擦边球”的评奖比赛数量猛增。表面看,如果企业自愿参加,举办方和参赛者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然而评奖项目过多过滥,不光浪费社会资源,还会失去评选的权威性,亵渎了荣誉该有的严肃性,所以,必须下大气力整治到位。
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坚决不参与花钱“买奖”,同时,买来的“奖牌子”在现实中换不到任何好处,作为跑偏了的“评奖生意”和“评奖经济”的荒诞现象才能彻底失去市场而最终消失。
新闻推荐
□西木据《半月谈》报道,一个只有5个工作人员的基层单位,门口却挂了29块牌子。这可不是因为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能者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