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皮 囊 有 心□马丽娇

右江日报 2018-11-20 08:49 大字

知道这本名叫《皮囊》的书是高中的时候,舍友在宿舍读这本书,当时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本很油腻的书,至少从书名上就给人一种很油腻的感觉,所以我并不太感兴趣。前段时间发现这本书在当当云阅读上却是热门图书之一,出于对书名熟悉的缘故,我便忍不住粗略地读了一番。

读过之后才感慨,有时候我们能够从书名上获取的认知真的是太少太少了,我们甚至会因为书名而与一部好作品擦肩而过。

一开始我只是将《皮囊》当成一部小说来读,越往后读越觉得不对,若是小说不应该这么零散,能称为主线人物的只有“我”——黑狗达,总的来看是一个闽南小渔村的故事,但情节并不紧凑,看完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部散文集。这或许是我阅读多年出现的最大错误吧。

虽然这是一部散文集,每一篇散文之间看似没有关联,却其实都在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特定的时代特征,述说着一个个“刻在骨头里的故事”以及“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温情而又残酷,溢满着对父辈的缅怀、对家乡变迁的不舍。

“没钱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困顿,还有别人有意无意的疏远——即使心再好,谁都怕被拖累。”贫穷是什么?贫穷不仅是金钱的匮乏、生活的艰难,还有他人蔑视的目光,但越是在贫困中挣扎的人就越不愿意被他人同情或是瞧不起。黑狗达的母亲从一开始就坚持要建房子、修房子,刚开始我并不能理解她的这种疯狂到近乎失去理智的行为——明明生活已是拮据到要依靠捡拾菜叶来维持、明明自己的丈夫还遭受着病痛的折磨、明明自己的儿子还需要钱上学、明明自己的女儿因为嫁妆的事情与男友闹得不愉快、明明她自己也被人议论纷纷……但是她却依然坚持要建房子,哪怕是找亲戚借钱、哪怕是得知自己的房子面临着拆迁,我仍是不明白——房子再好也不过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罢了,但是只要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都能称之为“家”。后来我渐渐发现,是我不知人情世故。对这位母亲而言,好房子可以向街坊邻居证明“我们家并不贫穷”,亦是为了给自己争一口气,这不是简单的面子问题,而是埋藏在每一个穷苦人家心里的强烈的自尊,因为受够了亲朋好友的冷眼,所以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母亲对房子的执着更是她对她与父亲的那份爱情的执着,从未言说,却坚定不移,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忠贞。

等待死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仿佛死亡已经不是死亡,而是一个没有盼来的老朋友。整部作品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残疾》这一篇,讲述的是父亲中风回家后的一些琐碎,但这并不是最震撼我的地方,父亲去世后,黑狗达的反应才是最触动我的地方,那是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力感,沉痛却徒劳。在父亲生病之时,他没能替父亲分担病痛,好不容易父亲不再期待死亡而开始畏惧死亡,父亲却脆弱得摔了一跤就没了。悲伤到极致或许眼泪并不足以表达,黑狗达剩下的只有愤怒的责骂——“你不是已经不想死了吗?你怎么一点诺言都不守?”“你怎么那么没用,一跤就没了。”或许这并不符合一个晚辈对长辈的态度,也没有一个生者对死者的尊敬,但却是最让人震撼的反应。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是全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不得不说,当下,很多人都渴望着过上一夜暴富不用再工作的生活,换句话说,我们不再愿意使用我们这具肉体去做劳累的事情,我们更愿意以慵懒的方式伺候着这具肉体。“皮囊”说白了就是一具肉体罢了,然而,这副皮囊、这具肉体来人间一趟、在尘世走一遭,所遭受的病痛却是数不胜数的。“死亡并不是疾病的目的,疾病是尽可能占有身体,用自己的秩序统治那身体。”若是患者死亡,疾病也不复存在,死亡是身体不愿被疾病占有。

我们终归会面对疾病、面临死亡,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什么?灵魂吗?不——“皮囊有心。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除非心死,除非让心睡去。怀着死掉的,睡着不起的心,皮囊就仅仅是皮囊。”

新闻推荐

是及时止损,还是试错中迷茫? 部分大学生就业“闪辞”现象调查 姚子云

又到一年就业季,用人单位忙校招,大学生忙应聘。记者近日在江西等地调查发现,在新就业的大学生中,“闪辞”现象增多,一些大学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