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用脚步和心灵丈量地球
□本报记者 江丹
最近几年,毕淑敏似乎一直在旅行,非洲、美洲、北极、南极……她把这些游历写成了书,与读者分享。毕淑敏告诉记者,她要趁着自己腿脚灵便、耳聪目明,尚能爬高下低、跋涉群山、远渡重洋之时,尽量多看看我们所居住的这颗美丽星球,等哪一天跑不动了,就安然停下脚步,做其他力所能及之事。
最想分享的是《南极纪律》
继《非洲三万里》《美洲小宇宙》《破冰北极点》之后,毕淑敏的旅行新作《南极之南》在今年出版上架。
“我从未想过今生今世,可以走得这样远。”毕淑敏在新书里自陈。南极科考站长城站里程柱下的数字,标明了这段行程的距离——17052千米,这是毕淑敏所到过的最遥远的地方。
毕淑敏告诉记者,南极的景色雄奇瑰丽,美不胜收,但她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那里的景色,而是所有试图进入南极的游客都必须学习和遵守的《南极纪律》:
1.南极是地球上最大的原始地区,还没有受到大规模的人类干扰。所有到访者务必保持它的原貌,保留这块净土。
2.不得把任何垃圾留在南极陆地。也禁止燃烧任何物品。
3.不得以任何方式污染南极的海域和湖泊、溪流等,不得放置任何金属物品于海中。
4.不要在石头或任何建筑上刻写自己的名字及涂鸦。
5.不可带走南极的任何动植物及人造物品。包括:遗骨、蛋、化石、石头或建筑物内的任何容器、物件、研究考察之仪器、设备等。
6.不可任意破坏有人居住或无人居住的建筑物及紧急避难所。
事实上,当毕淑敏刚刚登上南极之旅的探险船“欧神诺娃号”时,探险队的中外领队就极为严肃地宣布了这6条纪律。“条款听起来复杂,实则简明扼要。南极现在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你是人类一员,但南极的东西,你什么也不能带走,除了你自己制造的垃圾和记忆。你什么也不能留下,除了你的脚印和仰天长叹。”毕淑敏解释。
令毕淑敏难过的是,尽管已经使用这么严格的纪律捍卫南极的环境,南极仍然无法逃离被污染的命运。
“我们只有一颗可以赖以生存的蔚蓝色美丽星球,却在拼命地榨取它,污染它,破坏它,践踏它。希望所有的读者朋友们可以一起携起手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在回复记者的采访时,毕淑敏如是号召。
去做最喜欢的事情
在极地,毕淑敏习惯了和寂静冰雪、不会说话的动物打交道,一回到人满为患的世界,她感到惊慌,“完全不知所措”。
毕淑敏说,她在南极遇到的大多数人都中正平和、豁达开朗。相较于地球上的其他地方,南极算是一个相对极端的环境,如果非要强调那里的人和故事有极端性质,毕淑敏认为,那或许是极端坚韧、善于忍耐。
在《南极之南》中,毕淑敏与读者分享了这些故事,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心得。近几年来,毕淑敏一直在游历,除了南极,还有北极、美洲、非洲……其中,两次极地之旅,让不少人惊讶。
“我有很好的收入、幸福的生活。即使什么都不干,也能体面地活到终老。可是,我不能无所事事。我试着种过花草,打打高尔夫,参加朋友聚会等等……不成,全都不成。每当我参加这些休闲活动的时候,总觉得是暂时的,一旦将它们完成之后,我就要去干我真正喜欢的事儿。那是一件什么事儿呢?就是在冰雪环绕的海上航行。不是一般的海洋,是漂浮着冰山的海洋。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为什么不马上就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儿却在这儿耽误时间呢?于是,我开始在南北极航行。”毕淑敏在书里解释自己探访北极和南极的动机。年龄提醒她,她已经老了,“并必将越来越老”,因此,有些理想要进入优先考虑级别。去南极和北极的梦想,在她心里埋藏了近半个世纪。年轻时,她在西藏阿里当兵,总听人说,那里是地球的第三极,去另外两级看看的想法,在那时便有了。
毕淑敏暂时没有打算停下脚步,她告诉记者,她要趁着自己腿脚灵便、耳聪目明,尚能爬高下低、跋涉群山、远渡重洋之时,尽量多看看我们所居住的这颗美丽星球。
“它有多少鬼斧神工的壮观景色?有多少让人感慨万千的人文创造!同时我也深知,好风景是看不完的。哪一天因为某种原因跑不动了,就安然停下脚步,做其他力所能及之事。”毕淑敏说。
生活中是朴实的劳动妇女
“我的青年时代,虽是女生,但被反复训练接受酷寒与阴冷的磨炼,屡遭身体的磨难与痛楚。一次次被迫目睹近在咫尺的死亡,在远离亲人的戍边征战中,经历各种残酷生涯。……我后来从事写作,有点像孤独而古老的灯塔管理员,过的是安静枯燥的日子。……到了暮色四合的老年,我生命底层的好奇本能,如温泉咕嘟嘟带着热气冒了出来。”在《南极之南》中,毕淑敏文笔平缓地总结生命中的重要时光。
作品之外,毕淑敏或许有另外的样子。“生活中就是一个朴实的劳动妇女。操劳家务之余专心写作,并无特别之处。”毕淑敏说。她不会每天都写作,还要抽时间读书、上课,见见老朋友们,充实自己。
“也会有一时写不出来的情况,我因此常用打扫卫生、清理房间来换换脑子,集中’断舍离’一次。”毕淑敏坦言。她玩笑道,如果什么时候去她家里做客,看到四处清爽整齐,那通常表示手头的稿子正在困难时期。
毕淑敏说,在西藏当兵时的读书生涯,对自己的写作影响很大。“地老天荒之处,无以选择,只能找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听说阿里军分区的参谋干事助理员谁有一本我没看过的书,就跑去跟人借。好在女兵少,我又是班长,人家多少给个面子,基本上都能借出来。因为读的书都是借来的,只能囫囵吞枣地速读,重要的地方做点摘抄。”毕淑敏回忆。
如今,毕淑敏依然喜欢读书,坚持读书。“张中行老先生有一句话,大意是,每日无论多么忙,都要找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我重读次数最多的是《鲁迅全集》。当时我在西藏,可以读的书非常少,《鲁迅全集》是总政配发部队的,可以反复阅读。他学过医,你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冷峻深刻的风格,如同人性的解剖刀,我很喜欢。”毕淑敏说。
年轻时的毕淑敏深受鲁迅的影响,而几代中国年轻人都曾受过毕淑敏的影响。在中学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绕不开毕淑敏的文章。它们常常出现在试卷的阅读理解中,被提问,需回答。
“有些时候,我也回答不出那些问题。挺有趣的。”毕淑敏说。孙婷婷 绘
新闻推荐
据了解,骗子经常打着看病消灾、养生保健等旗号行骗。而以下便是骗子行骗惯用的四大伎俩,不妨提醒家中老人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