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独子病逝53岁妈妈倾尽家财生下双胞胎
出租房内,丈夫照顾产后的郭晶华。 图片来源:《辽沈晚报》
百态墙
53岁的郭晶华以高龄高危产妇身份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20天过去了,她至今与孩子尚未谋面,因为孩子早产,一出生就被送进了保温箱。
郭晶华、杨中达夫妇的孩子是试管婴儿,从求子到产子的11年,这对辽宁锦州的农民夫妇可谓倾家荡产,花掉了40多万元。这次住院,家里的房子也抵押给了银行,贷了7万元。
很多人不能理解他们的做法,但是郭晶华语气坚定地说:我不后悔,我一定要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
19岁儿子在学校突然身亡
10月18日,锦州农村的郭晶华剖腹产下一对男婴,夫妇二人喜极而泣。11年,他们从40多岁等到50多岁,才盼来这两个孩子,要孩子早已成为他们这辈子唯一的愿望。
郭晶华曾经有一个儿子。“可惜了我家老大,那孩子可好了,特别仁义,以前也没生过啥病,不知道怎么就突然走了。”
现在提起自己的大儿子杨天(化名),郭晶华已经没有那么难过了,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大儿子的不幸病逝一直是她挥不去的痛。
11年前,郭晶华40多岁,她和杨中达的儿子19岁,正读高三,平时住校,周末才回家,准备考大学。
然而,2007年6月19日那天,杨中达突然接到老师电话,称他儿子“有病了”。
当天,夫妻二人赶到锦州市医院时,医生宣布杨天已经死亡,诊断结果为心梗。
再要孩子成为心中执念
孩子的意外死亡对于这对中年夫妇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头几年,我们的日子简直过不下去了,想孩子,整天哭。”不仅如此,杨中达是地道的农民,传统观念就是养儿传宗接代,没有了孩子,夫妻俩每天承受着村民背后的议论和别样的眼光。从此,要孩子成了郭晶华和丈夫的心愿,也成了支撑他们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有了这个念头,他们重新鼓起了对生活的勇气。
40多岁,已经过了生育年龄,再想要孩子谈何容易。郭晶华和丈夫从锦州来到沈阳,从沈阳走到北京,从北京奔往深圳……一路奔波下来,现实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
“中年丧子不容易,中年求子难于上青天。”11年间,郭晶华连续做了几次试管婴儿,每次做完她都满怀期望,“那几天小心翼翼,甚至连起床上厕所都担惊受怕,生怕受精胚胎掉出来。”但是,受孕均以失败告终。
杨中达说:“那时心理压力挺大的,一方面做试管婴儿花费很大,我只是一个农民,平时种点地,闲时出去打零工,一年也就赚两三万元,但做一次试管婴儿就得花两三万。”但他顶着经济压力和周围亲朋好友的异样目光,一直赚钱、攒钱、做试管婴儿,失败了就再赚钱、攒钱、再做。
直到今年年初,郭晶华第三次试管婴儿终于成功了,这对于夫妻俩来说,简直等同于中了彩票。
双胞胎仍在保温箱里保命
高龄、双胞胎,这些都容易造成早产,医生早早提醒了郭晶华。果然,怀孕刚刚7个月,郭晶华就感觉身体不适,立刻去锦州市妇婴医院检查,医生告知赶紧去沈阳,上大医院去保胎。
10月17日,杨中达带着妻子来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过检查,两个胎儿在孕妇腹中已经出现问题,必须立刻进行剖腹产手术,否则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危险。
10月18日,郭晶华剖腹产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婴,由于是早产婴儿,孕30周,7个月,大宝体重1.3公斤,二宝只有0.95公斤。
“手术做的是全麻,孩子剖腹产出来我没看见,但是后来医生告诉我,两个孩子发育都尚未完全,必须待在保温箱中。”
为救孩子抵押房子再贷款
剖腹产后,郭晶华很快就从医院里搬了出来,她想尽量节约花销,因为两个孩子在医院每天花销就要6000多元。为了做试管婴儿,以及这次孩子早产住院,郭晶华夫妇花光了全部积蓄,把能借的亲戚朋友全借遍了。
为了把钱都留给两个孩子保命,郭晶华没有住在医院里,但又不能回家,老家在锦州农村,孩子在沈阳医院的保温箱中;于是,杨中达在距离医院3分钟路程的小区租了一个房间,郭晶华就在这里坐月子,同时近距离守护自己的孩子。
虽然夫妻俩蜗居在简陋的出租房内,每天只能吃米粥和咸菜,可他们每天都充满期待。杨中达每天都去医院“看”自己的孩子,其实并不让探视,他只能趴门缝看看。医生告诉他,老二的氧气罩已经摘掉不用了,体重也增加了;老大目前体重也长了,但呼吸还困难。医院表示,郭晶华夫妇的两个孩子因为早产,在医院至少还要住上一个月,预计花费至少30万元。
综合《辽沈晚报》《南方都市报》报道
新闻推荐
俞敏洪俞敏洪说,如果他现在是一名大学生,他肯定要转专业,不会学英语了,而是去学技术。这是这位56岁的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