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悬案之九 不得不坐的龙椅
宋延坤/文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25年为延康元年。这一年的年末,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正式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历史。那么,为什么一代雄主曹操在位时没有称帝,而相比较父亲要“平凡”许多的曹丕却匆忙称帝呢?
1、忧患减少,登帝位时机渐熟
关于曹操不称帝而曹丕称帝的质疑,争论从三国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而在笔者看来,从所处的背景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直接决定了父子二人对帝位的态度差异。
原因之一:外患。在历史上,很多为人臣子者出于各种目的,尤其是个人获取高官厚禄的目的,都会劝自己的主公称帝。曹操这辈子估计也没少看献给自己的劝进表,个人认为,在他赢下官渡之战之后,劝进之言也许会更多。不过,击败袁绍这个当时最大的强敌,未必就等同于拿到了整个天下,也未必等同于可以轻松击败所有诸侯,曹操应该很清楚这一点。
在袁绍病逝的202年到曹操病逝的220年,曹操还有多少地盘没有拿下?202年,尚未归降和击败的对手分别有孙权、土燮、刘表、刘璋、张鲁、刘备、马腾、袁氏集团(袁谭、袁尚、袁熙、高干)和公孙度。208年赤壁之战时,还剩下孙权、刘备、刘琦、刘璋、马腾、公孙康、张鲁和土燮。曹操213年被册封为魏公时,刘备打着刘琦的名义夺取了荆南四郡,土燮归附了孙权,西凉被曹操拿下,可公孙康、张鲁和刘璋的地盘仍然在他们自己手中。220年曹操病逝时,魏、蜀、吴形成了真正的三足鼎立,公孙康虽然仍旧占据辽东,可此时已无多少威胁。当然,三足鼎立的局势证明了曹操、孙权和刘备三人的能力,这种“稳定性”也恰恰给曹丕称帝减少了外部威胁,因为这三家都没有轻松击败另外两方的能力。
原因之二:内忧。有人劝进,自然有人发出“劝退”的声音,曹操执政时期更是遭到了足够多的阻力,比如荀彧、孔融等忠于汉室的重臣或名士,还有很多一心拥护汉室的士族。曹操一生都在与这些人做着各种斗争,要么拉拢,要么痛下杀手,等这些人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之时,曹操也渐渐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即使真心想称帝恐怕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了。曹丕就不一样了,当他准备称帝的时候,父亲已经用或软或硬的各种手段,封住了足够多人的嘴,自己也就顺水推舟登上了禅台。
2、树立恩威,收朝堂百官之心
曹丕虽然继承了曹操的丞相、魏王之位,可他和其父在文治武功、政治手腕、个人魅力等等各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就算不和曹操相比,而是和朝堂上的群臣“较量”一番,曹丕都不一定属于能力非常突出的类型。
既然曹丕远不如曹操,他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称帝?正是因为个人威望和能力远不如父亲,曹丕才选择了称帝。如果父子两人能力之间的差距不是特别大,曹丕也许会和父亲做出一样的选择,抛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样一句话。所以,为了稳固手中的权利,曹丕必须从王位挪到皇位上去树立个人威望,必须得通过恩威去换取朝堂百官对自己的拥护,减少来自这些人的反对。
何为恩?对于很多曹操执政时期的旧臣来说,未能在曹操生前看着他称帝是一件憾事,如今先王已去而新王登基,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可是非常高兴。因为只有曹丕称帝之后,这些人才有机会得到更高的官位,家族得到更好的发展潜力,毕竟在名义上,皇帝能赏封的官位终究会比魏王赏封的官位要高很多。简单来说就是,皇帝曹丕要想封一个人为三公,总比魏王曹丕去封要简单太多,用不着太过考虑别人的想法。高官厚禄,更多的封地,更高的爵位,家族更大的声望……这就是恩。
何为威?无论是当魏王还是魏文帝,曹丕都时时刻刻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其中,来自宗亲、汉室忠臣和先王重臣三个方面势力的压力,尤其显得突出。要想打击来自这三个方面的压力,曹丕需要通过称帝加强个人威信,利用那些不断向自己靠拢的那些势力,同时对这三方施加打压之力。这就是威。
3、施恩天下,收门阀士人之心
从两汉到隋唐时期,士族一直都是历代皇族非常倚重的政治势力,无论处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乱年代,这个族群在天下的影响力都是非常之大,他们在政治上把持着中央和地方的政权,在经济上掌握着大量土地和资金。
曹丕不是力挽历史潮流之狂澜的神仙,所以,他也不能免俗,为了让自己手里的政权更加稳固,他必须得坐上皇帝的那张龙椅,去主动亲近甚至是巴结那群士族。简单来说,曹丕要想从士族那里得到足够多的拥护,必须得称帝,因为只有在他称帝之后,很多施政举措才能顺利地推行下去。所以,曹丕要想实现自己、宗族和集团更多的政治抱负,必须得称帝,必须得让士族成为拥护自己的人,利用皇权去给这些人足够多的好处。
其实,利用皇权去收买士族,和用皇权收买大臣,两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打个比方来说就是,跟着魏王混,士族在政治层面的最大收益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因为魏王上面毕竟还有一个汉帝,尽管当时的汉献帝刘协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可“名义上”毕竟也是“上”。如果曹丕称帝了,那结果可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因为士族如果为皇帝服务,最大收益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两种不同的结局,曹丕能看得见,普天之下的士族又怎么会看不见?要想稳固自己手中的权利,曹丕不得不称帝,而为了巩固和实现更多、更大的利益,士族希望甚至会间接逼着曹丕去称帝。
黄初元年,曹丕和士族做了一笔在历史上都极有分量的生意,这笔生意有一个“九品中正制”的名字。曹丕此举也许会让其父曹操大为失望,因为曹操在执政时期选官的标准是唯才是举,而曹丕则是通过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让士族实现了对做官的垄断,给了这个群体一个实打实的铁饭碗。
4、安定难得 短命皇帝埋苦果
通过九品中正制等一系列举措,曹丕获得了足够多士人的拥护,加之他本人的权谋之术也算高超,因此,他在登基之后,让国家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他能给士族足够丰厚的回报,天下士人岂会不高兴?他们要是高兴了,岂不会全力拥护曹丕这个皇帝?有了这些人的支持,曹丕及其集团的政治目的,自然能够顺利实现。
不过,命运似乎并不怎么喜欢曹丕这个人,因为他只当了7年的皇帝就撒手人寰,而他和士族亲密合作的思路很快也被打破了。登基之后,曹丕一直都在努力与士族合作,同时打压着试图分割自己权利的宗亲。然而,当曹丕死后,曹氏宗亲的势力开始抬头,或者说渐渐回归到了权利的重心。曹睿继位后,藩王们可以留一个嫡子在京任职。247年,曹爽兄弟等曹氏宗亲们已经成为了朝政的真正掌控者,而此时,士族大家的话语权却被渐渐削弱。到了249年,出于获取更多、更大利益的需求,加之自保等各方面的考虑,司马一族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成功掌控了朝堂。266年,司马炎逼曹奂禅让,至此,曹氏一族正式退出舞台。
如果曹丕活得能够再久一些,他当皇帝的时间必将更长而不是短短7年,也许,曹魏集团和士族之间的合作关系会更加长久,国家也会更加安定,司马氏窃取政权的时间也许会被延后很久。不过,假设终究是假设,有些事情根本就回不去。
新闻推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充斥于各种杂志的交友信息铺天盖地,很多人因此鸿雁传书。此外,文学报刊发表作品,几乎都会附上了作者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