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秋冬交替心梗高发 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猝死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10-30 11:12 大字

在大家的潜意识里,猝死这样的事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然而,近年来的一系列案例中有不少中青年,他们平时看起来似乎挺健康的,为何也会猝死?猝死会有哪些征兆?该如何预防?

所有的心梗都是潜伏已久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突发、迅速、无法预测……猝死的这些特点似乎都在强调“死神”的靠近猝不及防,但其实,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曾育辉说,猝死是有原因的,平时看似健康的中青年人的猝死,跟不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常见的主要不良生活方式如:

锻炼和睡眠不足:有研究对全国职场人士的调查显示,很多职场人每周锻炼时间甚至少到不足1小时,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

烟酒过度: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抽烟喝酒也是诱发猝死的一个原因。

长期熬夜:长期熬夜,超负荷运转的身体很容易引发心肌梗塞、心脏病发生。

“这些外因叠加作用到一定的程度,容易引发猝死。 ”曾育辉说,不少发生意外的中青年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了解,其实还有未发现的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先天性心脏病等,但因没做规律体检未能及早发现,其实这些异常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容易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有“三高”、心脑血管病或肥胖等基础病的老年人,只要重视治疗、控制好病情,风险反而可能下降。而中青年总觉得自己年富力强,容易忽视潜在的健康问题,加上工作、生活节奏快,种种危险因素与不良习惯悄悄形成叠加效应,更加让人 “猝不及防”。

过半心梗两周前有先兆

猝死完全猝不及防没有前兆吗?事实并非如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学科带头人陈晓辉教授提醒,虽然一部分猝死可能先兆不典型,但也有半数以上在发生前两周出现了明确的表现,患者会自觉身体和心理负荷过重,通常会表现为胸闷、胸痛,一过性意识丧失、晕厥;情绪焦虑、失眠;外界诱因导致的不能入睡;生活方式诱因导致的巨大心理压力等。“大多数猝死在发生前是有迹可循的,只不过这些症状大多隐匿且看似与心脏无关。 ”曾育辉说,很多人只在出现心绞痛时才引起重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他提醒,很多心脏病发病的症状是一种“窒息感”,甚至是“濒死感”,这种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不长,短的只有十几分钟。正因为这些症状很短暂,易被人们所忽视,以为“只是一时不舒服”,结果一旦发病就猝不及防,抢救不及时、不得当,生命稍纵即逝。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血管和心脏

秋冬交替时,是心梗的高发季节。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心梗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息规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是最关键的。饮食上要做到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度运动,但如果已确诊冠心病,患者不能过度运动,可以适度做一些有氧运动。

加强锻炼身体,适度的运动可以预防血糖、血脂发生紊乱,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要忌烟少酒,多喝淡绿茶。保持情绪愉快。

控制三高。预防心梗,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控制好血压,糖尿病患者也要控制好血糖。40岁以上的人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确诊有无冠心病。

要避免饱餐、大量饮酒、过劳、突然的寒冷刺激等,要保持正常的睡眠时间,一旦出现胸闷、心悸、颈肩发木发僵、疲劳、肢体活动障碍等表现,要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沈民

新闻推荐

海南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78个

新华社海口10月25日电(记者刘邓)海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25日通报,截至10月18日,海南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