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弱势执法只会让霸座者“前赴后继”

大江晚报 2018-09-21 01:01 大字

看来高铁靠窗的座位真的很吃香。“霸座男”事出不足一月,又一位“霸座女”强势介入舆论场。与“霸座男”笑对指责、以静制动不同,“霸座女”针锋相对、一展辩才,只可惜二人很有可能殊途同归,都落得被纳入限乘火车失信“黑名单”的下场。

为什么诸如“高铁扒门”“高铁霸座”“飞机脱鞋”等事件,总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着实“吃相难看”,极易引发观者的厌恶情绪;其次,这些行为在生活中时常可见,人们内心早有不满,甚至深恶痛绝,类似事件一旦上网传播,极易引发公愤。

在“霸座男”事件闹得全国皆知之后很快再出类似事件,说明了两点:一是部分国人的规则意识和文明素质欠佳,一时半会真的“本性难移”;二是相关方面惩戒此类行为的力度,有必要作些提升。我们不应把霸座行为与酒驾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行为相提并论,但如何有效遏止类似行为“前赴后继”的势头,值得相关方面深思。对于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先软后硬”“先礼后兵”是通常的做法。先加强宣传引导,指出问题,告知危害,加以劝诫。如果效果不佳,那只有大幅提高犯错成本,重典治乱,形成震慑。

霸座行为危害有限,对于霸座者而言,事后惩戒,成本有限,效果一般。之前“霸座男”事后继续“逍遥”即是明证,之后“霸座女”“前赴后继”也是明证。事后惩戒,当然必要。事发时的有力回击,同样重要。这样的回击,不能只靠乘客的正义感,以及乘务人员的和声细语。当劝离陷入僵局时,必要的强制措施,可以迅速破局。然而,这样的措施,亟需制度的支撑。更新和明确乘警的职责权限,对破坏乘车秩序行为在制度上形成震慑,这是今后减少类似行为的有效手段。

对付无赖撒泼者,一味和善与退让,只会助长其气焰,执法者强势介入,迎头喝止,才是公平正义的彰显。每一个关注该事件的人都希望看到,火车上再发生类似事件时,霸座者的对面,站的是强有力的执法者,而不仅仅是“动口不动手”的规劝者。

新闻推荐

网传高铁“霸座女”系永州某医院护士长 医院:谣言 已报警

部分微信群聊天记录截图。9月19日下午,一段“高铁霸座女”视频在网上热传。爆料网友称,事发车次为永州到深圳北的G6078次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