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总在不经意间将你想起

淮河早报 2018-08-13 19:30 大字

2007年夏天,我19岁。高考结束后,我有两个选择需要作出决定,一是要不要继续读大学,二是要不要向暗恋三年的姑娘表白。第一个决定异常顺利,在家人建议下,我选择参军入伍。第二个决定,我在心中思索了上千次,表白怕被拒绝尴尬,不表白又怕留下遗憾。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如释重负,都很兴奋,几个关系好的同学相约出来吃烧烤。当然,她也来了。这个我们离开校门后的第一次见面。那晚,她穿着一件白色连衣裙,裙摆随风摆动,长长的头发扎起来飘在脑后,清秀的脸上荡漾着甜美的笑容。

没有了学业的压力,我们开怀畅饮,谈天说地,一张张笑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就在当晚,我下定决心,对她表白心意。因为我们即将面临分别,如果我不说出口,或许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散场回到家已是夜里12点,我鼓足勇气,颤抖着双手给她发去一条表白短信,一直在忐忑中等待。10分钟后,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她发来的信息,我暗自祈祷,希望是个好消息。她还是拒绝了我,对我说了一句让我这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话:“你是个好男孩,你以后还会找到更优秀的女孩子的。”我瞬间心碎,不过,心事终究是了了。

之后,我们也经常发信息,并没有尴尬。那次表白好像翻篇儿了,都没再提起。

2

时间再回到2004年夏末,那年我16岁。和她相遇是在高一刚开学的那天,记得当时万里无云、天气很热,她上身穿着简单的白色T桖,搭配七分牛仔裤,长发披肩,宁静清纯,像一朵微微绽放的百合花。

看到她的样子,我的内心有一点点好感,每当坐在座位上没事的时候,便会向她那里望上两眼睛。就这样,我慢慢地发现自己喜欢上她了。情窦初开,我开始上课也不安分,睡觉也睡不踏实,就想着如何引起她的注意。

那些日子里,我曾为了吸引她的注意不惜和老师顶撞,在以前我是绝对不敢的,现在想想就为当时的行为感到可笑。

终于有一天,她向我借橡皮,用完之后对我说了一声“谢谢”,然后是一个甜甜的笑容。我为了这个笑容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后来,我知道班长和她是初中同学,于是慢慢接近班长。在一次小聚会中,我终于通过班长正式认识了她。

她的身边有很多男生打转,我知道不只我一个人喜欢她,看到别的男生和她说话,我的心里很酸涩,但每次都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我怕别人知道我喜欢她,继而会让她知道,那样我怕连和她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高三学业更加繁重,我的心情更加不好,因为我们的同学生涯就要结束了。很多时候,我都和别的女生打打闹闹,想看看她会有什么表现,是无动于衷还是不高兴,最后却看到了一如既往的淡然如水。也许,她所有的心思都在学业上吧。

舒适的暑假时光过后,昔日的同学各奔东西,我顺利参军,她则去往外省读大学。每逢休息,我总会和她短信联系,关心她的生活,嘱咐她照顾好自己。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她,即使她拒绝了,我也没有放弃,还一直抱有些许幻想。

在“甜蜜炮弹”的穷追猛打之下,她终于答应了做我的女朋友。如愿以偿,那一刻,我内心无比激动。虽然身处异地,相隔千里,我尽力做好作为男朋友的责任,一有时间就给她打电话,发短信,在她的生日或者小节日,拜托朋友给她邮寄礼物。

然而,这段感情好似昙花一现,仅仅三个月就无疾而终了。我内心崩溃,给她打去电话挽留,“如果我哪个地方做得不好,我可以改”,她还是坚决地拒绝了。这是我最后和她一次通话,后来她把手机号码换了。我明白了,却又不甘心,试着一次次拨打她的手机,但电话那头的声音永远是“对不起,你拨打的号码是空号。”我知道这是彻底的别了,一行液体从脸上划过。

我不情愿就这样放弃,但也做不到再厚脸皮去跟她说“我要追你做女朋友,直到你结婚”这样的豪言壮语。之后,我一直压制着自己,强迫自己不要再想她,却还是不争气地默默关注她的说说更新,心里有好多话想对她说却无处可说,只好用文字表达对她深深的思念。

再后来,我失去了她的消息,这一段往事于是被隐藏在了心底。

3

再一次见到她,是在2015年春节,那年我27岁。

班长组织了高中同学聚会,没想到会在这里面碰到她。她依旧给人一种甜美安静的感觉,举止之间多了一份成熟,微笑着朝我走来,“你好,老同学。”我点点头笑了一下:“好久不见。”

有几个同学是知道我和她曾经交往过,但是,那天晚上,大家都没有提及,只是坐在一起聊天、回忆以前在学校的生活。虽然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但从未去触动,每次看到电话列表里有个她,就很欣慰。

去年十一,班长告诉我,她要结婚了。听到这个消息时,大脑一片空白,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很多画面都在眼前闪现,恍如昨天发生一样。她的婚礼,我没有参加。其实,我特别想看看她成为新娘的幸福模样,想知道哪个男人如此幸运。但是,我不敢去,害怕自己失仪。

如今,我已经有了老婆和儿子,一家三口过着平凡的生活。那段经历也被画上美满的句号。

经历不分好坏,我们只会成长,希望她能够幸福,快乐。

谭国强 据 新浪网

新闻推荐

你不好好教育“熊孩子”,总会有人替你教育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南国小记者”(ngxiaojizhe)。南国小记者一个母亲在网上发帖说,在餐厅吃饭时,因为儿子稍微调皮了一点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