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从多种角度解读《追问》

南宁晚报 2018-08-11 11:07 大字

青年作家丁捷的长篇纪实文学《追问》虽然出版多日,但影响依然持续,并且被从多种角度进行解读,不过,这些解读大都着眼于它的内容,特别是它的“反腐”,这当然是对的,但读者不能忘了,它是文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读者应该关注到这些内容是如何以文学的方式呈现的。作品选取的是八个在当前反腐运动中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通过采访者与八个贪腐对象的对话来展开叙述。首先,作品让真实的贪腐对象站到了读者面前,与读者面对面,叙述成长道路,回顾犯罪过程,反思多样人生。这就是纪实文学的强项。其次是作者与贪腐对象的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审问。同时,这些对话是多方面的,并不仅仅集中在被采访者的腐败行为上,而是涉及他们人生的方方面面。其实,对话就是“追问”,与被采访对象一起追问。这些追问是社会的、法律的,也是生活的、人生的,更是人性的、思想的与灵魂的。通过这些对话式的追问,许多层面被打开,许多秘密被揭明,许多问题被剖析,如此种种也是纪实文学的强项即思想性或评论性。再者,就是作品与有关反腐新闻的区别。文学与新闻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对相同的对象,新闻提供的只是观点与事例。它可能没有情节,更缺少人物形象,也较难有超越事件本身的“远距离”的思想和观点。而《追问》恰恰带给了读者这些,这就是纪实文学的文学性,也是对世界在新闻表达之后需要文学书写的原因。(汪 政)

新闻推荐

公布工作进展

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药监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组成核查组8月1日赴湖北,对2017年发现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