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昼夜温差加大 小心“换季病”
8月7日立秋。
闷热的夏季终于要过去了,然而医生提醒,在“多事之秋”,防病养生更得讲究。
因为夏秋季节交替,昼夜温差悬殊,人体各系统忙着调整生物节律,这时稍不留神就可能引发各种“换季病”。
■张瀚文记者刘晓东实习生周雪
医院感冒患者增加一倍
从近期市三医院门诊就诊情况来看,最近因伤风着凉前来就诊的感冒患者明显增多。市三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李文军介绍,近来,医院感冒患者增加了一倍,他坐门诊时,最多的一天接待了二三十位感冒患者。
李文军介绍,天气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是夏秋交替时候感冒的主要诱因。这类感冒通常除了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明显症状外,有时还会伴随轻微发热。老人、小孩因抵抗力较差,是夏秋换季时节感冒的易感人群;另一个高峰感冒人群则是参加各种衔接班、补习班的学生,他们精神紧张、压力增大,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感冒便趁虚而入。
处方:
衣物增减得宜增强自身抵抗力
李文军提醒,首先,这个季节一定要注意合理增减衣物,建议穿着容易脱换的衣服,并在早晚根据气温增减,以免感冒。其次,在家时应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此外,近段时间在起居方面也要有所注意,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毯子、毛巾被等抵御夜凉侵袭。在感冒流行季节,房间的空气一定要保持流通。
警惕“健康”老人突发心衰
“医生,我父亲从来没有得过高血压、心脏病,就是今天上午突然晕了一会,怎么就变得这么严重了呢?”李女士78岁的父亲因突发眩晕、眼前发黑,到市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后,查明为急性发作心衰,被立即收治入院,紧急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后,情况好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李女士一时难以接受。
看起来健健康康的老人,怎么会突发心衰?市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蔡国才指出,这与季节交替有很大关系。
夏秋交替季节也是老年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时节,因为昼夜温差大,很多人晚上睡觉没关空调或电扇,半夜温度骤降可能引起老年人血管的强烈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脑血管病等疾病。所以在秋季,经常有一些看上去很“健康”的老年人,因气温忽凉忽热引发猝死。
处方:
密切注意血压变化规律生活作息
蔡国才强调,这个季节,老年人晚上一定要注意保暖。已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进入夏秋交替季节应更加密切注意血压变化,最好能够在家里配备血压计,经常测量并有所记录,根据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使血压得到平稳的控制。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以及精神紧张。
秋季小儿腹泻易反复发作
“妞妞拉稀咋没完没了?”在市三医院儿科诊室内,妞妞的妈妈不解地向儿科主任李建军询问。原来,两岁半的妞妞最近总是拉肚子,有时候刚刚略有好转又开始呕吐、腹泻,服了一些药也不见好转。
对此,李建军解释道,这是因为在初秋气温下降的环境下,轮状病毒滋生很快,而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夏秋之交的天气变化。另外,婴幼儿各种消化酶也分泌得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与成人相比,儿童胃肠道的负担相对较重,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处方:细节入手增强儿童自身调节能力
李建军提醒,儿童秋季腹泻大多为轮状病毒引起,由于儿童的肠道菌群很不稳定,天气突然转变、换奶粉、添加辅食和使用抗生素都会破坏宝宝脆弱的肠道菌群,发生秋季腹泻的风险大大增高。因此,防止小儿秋季腹泻,首先应注意少带孩子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病人;儿童使用的玩具、经常触摸到的家具,要勤用清水冲洗;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并用流动水冲洗。
如果发生腹泻,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神志、精神状态、面容、四肢温度、脉搏等变化,注意有无脱水现象及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状,做好记录,以便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如果病儿在家治疗护理期间病情不见好转,出现明显口渴、双眼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及高热症状,就应及时送医。
新闻推荐
□张秀云蜻蜓圆头,瘦胸,腹部细长,又有两对透明的长翅,整个形体因纤瘦而非常轻盈,就像一个骨感的女子,随便往哪一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