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帮 扶 □谢德谕(凌云)

百色早报 2018-07-28 09:55 大字

“谢……谢……”73岁的陆老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挤出一句话、一滴眼泪后,闭上双眼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王平清晰地记得,自己去年考上公务员到乡镇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扶贫工作。第一站,他来到了自己联系帮扶的贫困户陆老伯家中。通过聊天得知,陆老伯原来有一个痴呆的儿子叫陆遥,37岁时经人介绍才娶到一个离过婚的女人,一年多后孙子陆聪降生,但是陆聪的妈妈因忍受不了这里的贫困,跟人去广东打工以后,多年来一直杳无音信。也许是因为痴呆,也许是经受不住妻子的离去,陆遥在一场车祸中死去。多年来,陆老伯靠领取低保金跟孙子一起相依为命,住在摇摇欲坠的木瓦房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王平第一次到陆老伯家,路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连摩托车都难以通行,喝水要到一公里外的水井里去挑取。若非亲眼目睹,自小生活在城里的他是决不会相信在这不适宜生存的大石山里依然住着这样一户人家。王平暗暗下定决心要帮助陆老伯改变贫困的现状。

王平首先想到通过异地扶贫搬迁帮助陆老伯,但是陆老伯早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习惯了祖辈延续下来的平淡静谧的日子。所以无论怎么做思想工作,陆老伯都不愿意搬迁。他还说到镇上去居住,喝水要钱,吃点青菜也要买,在这里虽然艰苦一点,但是喝水不用花钱,还可以自己种点青菜、种点玉米,养一两头年猪。做不通陆老伯的思想工作,王平只得想办法改变这里的居住条件。

要致富先修路,王平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如何解决从村部水泥路到陆老伯家800多米道路硬化的问题。回到乡政府后,他马上到扶贫办等项目部门争取支持,但得到的答复是因为那里只有陆老伯一户人家,现在都是优先硬化20户以上集中居住的村屯,像陆老伯家这样的最好是通过异地搬迁来解决。想通过扶贫、发改部门的项目解决陆老伯家道路硬化的希望破灭了。王平不甘心,又去乡财政所了解情况,想争取财政一事一议的道路硬化项目,通过说服陆老伯所在村“两委”班子的同意,终于把这条道路硬化项目上报了。王平紧紧跟踪项目的申报进度,如愿地把这条道路硬化给申请了下来,但是项目自筹资金部分没有着落。王平又找到施工老板,软磨硬泡请求老板考虑陆老伯家庭实际情况给予免除自筹资金。最终施工老板被打动,工程终于落实了。

路通了,陆老伯家的住房怎么办?王平为陆老伯写了危房改造申请交给乡城建站,但是危改补助金额有限,无法建好房屋,而陆老伯家徒四壁,一直靠领取低保和政府救济过日子,根本没有其他收入,虽然落实了危房改造指标,但依然举步维艰,建房资金缺口还差一万多元。王平只能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在同学群里把陆老伯的情况以图文的形式发布出来,很多同学伸出了援助之手,凑齐了款项。陆老伯的房屋顺利建成,搬进新房的那天,陆老伯甭提有多高兴了,抱着孙子从屋外转到屋内,再从屋内转出屋外,不知转了多少圈,王平都看晕了。

那么,水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呢?王平主动向帮扶陆老伯所在村的后援单位领导汇报,争取后援单位领导的支持,后援单位从办公经费里挤出经费三千多元给陆老伯安装了胶管,接通了自来水。后来领导们到陆老伯家时,陆老伯高兴得把自家养的唯一的老母鸡杀来待客。正想着为陆老伯量身定做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时,陆老伯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卧床不起,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余光游走在孙子身上,始终不愿离去。

王平见状,用手把陆老伯孙儿的手跟陆老伯的手搭在一起说:“陆伯,您就把我当作您的儿子,我会把您的孙子也当作我的儿子来照顾。”话音刚落,陆老伯挤出最后一句话“谢……谢……”流下最后一滴泪水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新闻推荐

合议庭审判长回应“汤兰兰案”疑点

2008年,未满14岁的汤兰兰向警方报案称,遭其父、爷爷、姨父、姑父、叔叔、表哥及同村多名村民多年强奸。该案历经两审,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