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如何扭转“玩命中学、快乐大学”?

济南日报 2018-06-25 11:57 大字

□然 玉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一个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6月24日中新社)

“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诸如此类的说法在社会上早已有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正式场合对之加以援引和阐述,或许意味着,关于这一现象官方与民间的判断正趋于一致。

事实上,以课程时间、考试难度、竞争激烈性等指标横向比较,中学生的负担的确要比大学生重得多。而这种过度的“压力前移”,明显是有悖于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中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抗压能力相对较弱,却长期承受着与年龄不相符的重负;大学生群体作为成年人身心发育完善,不少人却往往是清闲惬意地度过大学四年。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大学的轻松舒适,乃是对中小学阶段N年辛苦的某种回报与补偿。甚至,不少中学教师也常常会下意识给学生灌输“考进大学你就舒服解放了”这类的观念。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大学生毕业之后大多都会直接进入社会、步入职场,若是四年混过来,到最后职业能力和就业需求不匹配、承压能力与残酷现实不适应等问题,必然会一下子暴露出来。

另一方面,高考录取属于一种零和博弈,围绕有限名额的争夺,必然会不断推高中学生相互竞争的强度和烈度。从这个角度看,在“不优秀就淘汰”的游戏规则下,“玩命”是中学生逃脱不了的宿命;与之相较,抢位成功的大学生们则更多只是自己和自己竞争,心态可以更从容。而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小学减负,大学生“增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需要厘清的是,给大学生适当“增负”,并不是为了增负而增负,而必须最终落实到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提升学生个人能力、提高从业人口职业素养的具体目标上。长远来看,逐步完成从“严进宽出”到“严进严出”的过度,终将是负责任大学教育的必然选择。

新闻推荐

严守安全生产“红线” 科创区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消防官兵普及消防知识安全生产宣传月期间,各职能单位组织宣传活动市民观看安全知识宣传展板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