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村”变身“样板村” ——香河街道后楼村党建领航乡村振兴纪实
本报通讯员 白璐 刘佳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强力保障。东港区香河街道后楼村14年来,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勇于改革创新、发展产业、共同富裕,实现了由“后进村”到“样板村”的嬗变。
破局“后进村”,先从抓班子做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04年7月,后楼村的青年企业家路奎江经过街道党委的动员,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房屋杂乱,街道堵塞,没有自来水、有线电视、路灯等硬件配套设施,村民以种菜卖菜为生,技术落后,收入很低;同时,村集体没有任何工副业项目,负债上百万元……“离城数百米,不如老山里”———这是村民对当时的后楼村最生动的调侃。
新班子上任伊始,就以党建为抓手,先抓规范、聚人心、促提升。每周组织召开村“两委”会,一次又一次,统一思想;接连召开党员会,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先进典型、畅谈发展打算,把党员力量用起来。村干部、党员逐户逐人征询问题意见,由村民代表会议开到全村大会,大伙坐在一条板凳上商议村庄发展大计。
党支部从群众呼声最高、最关切的问题着手,通路、修路、挖河、整治居住环境:村里17年没通的路通了,多年的违章建房拆了,43处多年阻碍交通的占道房扒了,“脏、臭、黑”的后楼河清了,村民的心亮堂了。
有了党建作统领,支部将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2017年3月31日,后楼村启动拆迁,910户、1010处房屋,当天就全部完成了协议签订工作,10天之内完成了房屋腾空,一次签约率和房屋腾空率均为100%。
摘掉“贫穷帽”,还得靠产业项目
压力来自后进,变化来自引进的建材市场项目。2005年正月初四,当后楼村群众忙着喜庆过年的时候,党员们却开起了会,议题只有一个:如何让村集体和乡亲们都富起来?
七嘴八舌中,一个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城西大昌建材市场拆迁,新址未定。“一定要把这个项目争引过来!”很快达成了共识。村干部第一时间把商家代表请到村里,第2天便签订了合作协议,两个月的时间,江豪建材批发市场就建成运营,当年就实现村集体创收11万元,人均增加收入6000余元。
如今,江豪建材市场入驻商户达到1200余家,其中本村村民店铺35家。短短几年村集体负债全部还完,目前,村集体经济累计达900余万元。2006年,又成立了江豪农业生态园开发公司,进行科学种植、养殖和加工。
江豪建材市场也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实现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对接,目前,市场党支部升格为党委,党员队伍发展到106人。有了党建引领,后楼村的发展实现了新的起跳。
去年以来,江豪建材党委抓住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机遇,启动了升级改造工程,计划投资35亿元的江豪国际建材家居综合馆,计划用8年分四期建成。其中一期投资8亿元的江豪家居馆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开业。
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感”
富起来的后楼村用发展给村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福利。村里每年都会拿出一大部分资金用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免费安装自来水、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建设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文体中心等公益设施;对幼儿园幼儿和新录取大学生提供助学奖励;每年给全体村民开展一次免费体检,村里的老年人、残疾人还享受逐年递增的生活补助金……
2006年,该村在全市率先实行村级股份制改革,村集体控股、村民人人都可以入股,可以用现金、赔青款、人工费等多种方式入股———后楼人由农民变市民、变股民、变老板。
从口袋富到脑袋富,是后楼村党建引领发展、实现共享的升级版。依托文化阵地建设,该村成立了艺术团和大秧歌队,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时,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奖。
定期开展的专家讲座活动也让村民们的眼界不断开阔,自2005年以来,分批组织干部、党员、村民“走出去、学回来”,先后去北京、上海、南京等省内外学习先进经验。
从2006年的无污染村、2007年的无犬村、2008年度的无烟村到创新村,在潜移默化中,后楼村的乡村文明新气象越来越焕发……
新闻推荐
《写作的事》是史铁生在2006年出版的一本书,他站在作家的立场告诉读者该如何写作,告诉读者关于文学的诸多思考。与大多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