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目前我国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处于“紧平衡”状态 我国无偿献血量20年增加5倍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6-17 08:22 大字

本报讯今年是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20周年。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无偿献血制度。20年来,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全面建立,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上升到2017年的1459万,献血量从1998年的400万单位(800吨)提高到2017年的2478万单位(4956吨),献血量增加了5倍之多。

今年6月14日是第15个“世界献血者日”,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和献血量持续增长,无偿献血人次达到596.5万,采血量达2065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和5.2%,其中机采血小板达到43.8万人次,采血量71.3万治疗量,较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7.6%和10%。

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介绍,目前我国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这是一种“紧平衡”状态。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带来的人口老年化,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带来的大龄高危产妇数量增加,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带来的医疗服务量持续增长等,对血液供应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争取到2020年献血率达到15/千人口,临床用血100%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血液安全和临床合理用血水平进一步提升。”周长强表示,近年来政府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创造一系列政策和社会氛围来鼓励群众无偿献血。第一,建立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制度。国家每两年对献血量达到累计4000毫升以上的无偿献血者进行表彰。第二,提升对献血者的服务。通过增加献血点、献血屋合理布局采血点,方便献血者就近进行献血,增加改善献血服务的流程。第三,加强信息公开,简化血费报销流程,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第四,实施一些献血者和亲属优惠用血政策。按照《献血法》的规定,无偿献血者享用无偿用血的权利,配偶和直系亲属也根据各地的规定享受相应的用血优惠政策。上海、江苏、广东等各地根据《献血法》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立法规定了献血者可以优先用血。

另外,有些地方也出台了一些其他的激励措施,如江苏和浙江都规定,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可以实施三免政策——免公交车票,免政府办公园的门票,免医院挂号费;又如,云南昆明设立了无偿献血爱心助学奖基金,资助热爱公益事业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等。

“好多人担心献血过程中是不是会伤元气,觉得一出血就伤元气。”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明确地说,献血对伤元气的说法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肌体中的血液,是每天每秒钟都在进行代谢,总有一部分细胞会代谢衰老死亡。我们献血量与总血量比不超过10%,这是不会损伤健康的,所以这个担忧是不必要的。还有人说献血会不会长胖,献血跟长胖瘦没关系,导致很多人献血之后会变胖,跟献血没关系,而是之后补充过多营养造成。(笑阳)

新闻推荐

浙滇警方跨境摧毁一特大通讯(网络)诈骗团伙

新华社杭州6月16日电(记者马剑)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日前浙江警方与云南警方跨境摧毁一特大通讯(网络)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达300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