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填报志愿应让孩子做主

陇东报 2018-06-17 02:16 大字

叶金福

眼下,随着一年一度高考的结束,如何填报志愿成了很多家长和考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有的父母喜欢替孩子做主,父母说填报什么志愿,孩子就填报什么志愿;有的父母喜欢盲目跟风,人家孩子填报什么志愿,就跟着人家填;有的甚至还帮孩子填报了一些孩子根本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

其实,填报志愿的权利应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自己说了算。孩子根据自己的考分、兴趣、专长等来确定自己心仪的大学或专业,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大学求学期间,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学好专业知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发挥专业优势打下扎实的基础。

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每年到了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一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兴趣、意愿、专长等因素,往往喜欢自作主张帮孩子填报志愿。有的只从分数去考虑,分数高了,就填报一些热门的大学或专业,结果造成孩子就读的大学或专业是热门的,而大学毕业了,因为这个专业的人才饱和或过剩,而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近些年来,不是有很多名校或热门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而宅在家里“啃老”吗?可见,大学热了、专业热了,不一定就能找到心仪的、满意的一份工作。

因此,笔者以为,填报志愿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做主。作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些参考,既要考虑孩子的高考分数的性价比,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自身实际、专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如果只从分数考虑,不去考虑孩子的兴趣、意愿和专业等方面,就很容易走入极端。分数应该是孩子填报志愿的一个“参数”,而不应成为孩子填报志愿的唯一“指挥棒”。家长要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盲目追逐名校、热门专业和沿海发达城市,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自己做主,让孩子选择一所自己心仪的大学去继续深造,并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使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学有所用,这才是孩子填报志愿的目的和初衷。

总之,家长应把填报志愿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做主,家长切莫“瞎掺和”。

新闻推荐

马小宁:绽放在矿山里的别样青春

工作中的马小宁文图/本报通讯员雷小盘核心提示电话里,他声音柔和,彬彬有礼;照片中,他眉清目秀,充满睿智;工作中,他头脑清晰,雷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