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九铁路北环线将搬迁:截断武汉两区近40条道路 阻碍发展
5月18日下午,武九铁路北环线搬迁协议签订仪式在武汉举行。市长万勇、中铁武汉局集团董事长张千里出席。武九铁路北环线搬迁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这项工作的落地殊为不易,难能可贵。可以说是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一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横跨和平大道的铁路桥 记者詹松 摄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号“长江日报”
武九铁路北环线的前身是1918年通车的粤汉铁路。该铁路段从南至北经过武昌、沙湖、武昌北、八大家4个车站,终点至青山楠姆庙,长约18.4公里。
随着武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天兴洲大桥和武汉北编组站等铁路枢纽项目相继建成投运,该铁路客运功能转换至南环线,运输功能日益减弱并逐渐被替代。
武九铁路穿过青山,将建设十路横向切断。记者胡九思 摄
然而,这条“退休”却没“退位”的铁路,截断了武昌 、青山两个城区近40条与长江垂直的道路,铁路两侧多为零星棚户区或已建成小区,严重阻碍了城市发展,市容市貌也受到影响。
武九铁路北环线
武九铁路北环线搬迁,牵涉面广、协调量大。2016年,市政府明确了“一个领导小组、一个协调机构、一个工作专班、一个投融资平台”的“四个一”运作机制,明确了工作节点目标,成立了具体实施的市铁投公司,搬迁工作由此进入提速阶段。
按照市政府关于“回望过去,传承百年文化,追寻百年记忆;展望未来,规划百年目标,建设百年工程”的要求,武汉市正在组织规划建设武昌生态文化长廊。
武九铁路北环线沿线迎来“新生”
武九铁路北环线沿线即将迎来“新生”。在为市民打造共享开放空间的同时,百年铁路文化与历史印迹会被充分保留。
市城投集团铁投公司负责人汪国圣透露,目前确定的武九铁路北环线土地综合利用规划方案,充分考虑了如何挖掘文化底蕴,留住百年历史。
根据规划,武九铁路北环线搬迁后,地上部分将建设全长约17.1公里的世界级城市公共空间——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地下部分建设综合管廊,将电力、热力、给水、通信、中水等管线集约其中。
地上:武昌生态文化长廊
武昌生态文化长廊俯瞰规划效果图
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南起武昌区大东门社区,北至青山区建设十路三环线戴家湖公园。这段全长约17.1公里的生态文化景观长廊,将形成一条展示铁路生态文化的魅力线,一线串珠,四廊融合,精心打造展现城市活力的六大亮点区段。2021年初建成后,长江主轴上将增添一个重要的景观带。
六大亮点区段示意图
市民日常休闲主要在这六大亮点区段,他们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结合目前现状,都有各自的定位:
基于上跨、下穿的地形高差特征,利用天桥、隧道等元素打造空中步道、隧道景观,形成不同景观段,营造不同的骑行体验,同时串联蛇山、长春观周边景观资源,形成武昌门户的一条山城锦带。
基于临近沙湖的滨湖景观优势和商业气息浓厚的购物氛围,沿沙湖设计一条集商业购物、游客服务、慢行绿道等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化铁路文化街,使得游客既可以凭栏远眺,面湖领略沙湖美好风景,又可下一台阶,体验购物乐趣。
武九铁路在月亮湾节点处横穿规划城市垂江绿轴,借此契机,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在此结合垂江绿轴整体设计。一条狭长的线在此展开成面,并通过立体城市空间设计,使慢行系统上跨临江大道,同时整合月亮湾防洪堤防设计,将周边建筑、公共平台以及月亮湾城市阳台融合成有机整体。
基于武铁武昌机务段的宽阔场地和工业建筑遗存等资源特征,通过铁路肌理与要素的保留、历史建筑的改造、自然景观的塑造,打造集铁路文化体验、展示、创意于一体的铁路文创天地。包括多彩锦带、铁路驿站、火车博物馆、铁路文创园等景点。
该段结合周边资源和现状八大家站台,借鉴国外一些商业元素,打造主题化商业街聚集人气,改善沿线环境品质,塑造充满活力的特色公共空间,让老站台焕发新的活力。
以生态乐活为主题,从生态游赏和铁路文化两个层面进行特色打造,设置有火车游赏线路、绿道骑行线路、慢游步道线路;并运用废旧火车厢、集装箱打造火车工坊、休憩设施、文创小品等。植物景观方面以生态的手法,以樱花为特色,结合地被花坡,形成季节性爆发景观效果。将该段生态文化长廊融入青山公园。
地下:综合管廊
武九铁路北环线综合管廊工程包含综合管廊16.24公里和建设十路道路540米,其中综合管廊包括主线和支线两个部分:
主线管廊沿武九铁路北环线控制廊道布置,起于友谊大道,止于建设十路,全长约13.24公里;
支线管廊沿德平路布置,起于武九铁路,止于团结大道,全长约3.0公里。工程于2017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12月完工。
目前,主线管廊已完成主体结构189米施工,支线管廊已完成主体结构163米施工,建设十路已完成冶金大道至楠姆河段机动车道施工。
2020年底,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将容纳电力、热力、给水、通信、中水等管线,打通武昌、青山临江片区的城市供给主管线通道,集约高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还有望彻底解决因管线建设、维修造成道路反复开挖的问题。
武汉的腾飞,与铁路紧密相连
武昌北站站牌 记者詹松 摄
在中国的铁路版图上,纵贯南北的铁路线中,京广铁路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无可替代。立其中而牵两端的城市便是武汉。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将武汉送上了铁路时代。1918年粤汉铁路通车后,九省通衢的武汉如虎添翼。
武昌北站,依然有机车停靠 记者詹松 摄
《武汉铁路百年》的作者汪瑞宁表示,武汉是坐着火车穿越历史而来的城市,每一段铁轨,每一个车站,都是一段革命史、奋斗史和城市发展史,在中国几乎没有哪个城市像武汉这样,在崛起的道路上与铁路紧密相拥。铁路让武汉经济崛起,也造就了武汉今天的城市格局。
居民:丝丝不舍,更多的是期待
以后到武汉站更方便
和平大道附近,铁路已被周边新建楼盘所环绕 记者詹松 摄
“武九铁路北环线搬迁后,建设十路这条多年的断头路就可以打通了,从青山江滩到武汉火车站开车最快5分钟就可以到达。”19日,家住青山区中交·江锦湾小区的雷明兴奋地对记者说道。
和平大道的康乐里社区的楼房最早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与铁路只有一墙之隔 记者詹松 摄
多条“断头路”将被打通,去江滩游玩更便捷
“修建铁路,是为了提速。如今拆除铁路,也是为了提速。”19日,家住青山依江畔园的宋波对记者说,“告别武九铁路北环线,对于青山人来说,除了丝丝不舍,更多的是对盘活区域交通、加快发展的喜悦期待。”
据悉,武九铁路北环线拆除后,青山临江的多条“断头路”将被打通,包括港东路、三弓路、建设二路、建设三路、建设十路等,从和平大道至临江大道,抵达武汉最美江滩将更便捷。
此外,青山区还将改造建设五路、建设六路、建设七路、沿港路等铁路涵洞,沿线数十万居民将受益。而且,区域交通环境的改善,也将有力促进青山滨江区域发展,助推长江主轴建设。
5月19日,秦园路上的公太里道口,五岁的李奕飞和爸爸一起来到这里游玩 记者詹松 摄
武昌滨江片区也迎来大发展
武汉绿地中心效果图
徐家棚区域因武九铁路而割裂,由此产生多条断头路。此外,这条线还从武昌区的部分居民小区穿过,或是紧邻居民小区,居民若要前往江滩游览,不得不穿过多个铁路道口,非常不便。住在月亮湾临江大道一带的居民,生活被铁轨阻挡,出武昌只能从长江二桥、秦园路、铁轨天桥穿过,非常不便。位于武昌滨江商务区核心区的在建“华中第一高楼”——武汉636绿地中心,也因这条北环线的阻隔,无法与临江大道“牵手”。
武九铁路北环线搬迁,将大大利好武昌的滨江开发,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格局将更趋合理优化,为武昌区进一步进行科学规划、打破交通瓶颈、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聚集打下基础。
铁轨阻挡通行,市民从位于秦园路上的公太里道口通过 记者詹松 摄
市民盼望新变化
“老徐东人都知道,20多年前我们说逛街,就是说去徐家棚正街,而不是江汉路、司门口。” 在武九铁路武昌北车站与和平大道之间是诚善里社区,有一条约2000米长的老街,街道两侧曾布满商铺,62岁的何有芬在这里住了30多年。
四清里社区的居民郭斌从小看着这条铁路长大,“记得30多年前,火车很多,铁路道口总有人值守,赶走贪玩的孩子。”郭斌说,随着自己长大,铁路线也从繁忙到冷清,环境越来越差。“社区因为铁路和沙湖隔断,虽然近水临湖,周边的居民却没有享受到这“天生”的好资源,周围经济发展也相对比较慢。”郭斌盼望着,铁路告别历史舞台后,打通和沙湖的生态通道,让市民们更能亲近大自然,改善周边的环境。
传承过去 展望未来
无比期待
武九铁路北环线的华丽转身
(原标题为《 定了!武九铁路北环线搬迁,武汉再添世界级城市公共空间》)
新闻推荐
俗语这样说:“侗家住水边,苗家住山尖”。因为族群迁徙的历史原因,黔东南的侗寨一般选择临水而居。而苗族则喜欢与大山为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