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是读书 “浓缩书”也是书
在“世界读书日”期间,想不到有朋友打探何处有浓缩书卖。
有没有纸质的浓缩书真不知道,至于问询的起因,则是缘于最近的浓缩书得失激辩。
所谓“浓缩书”,就是将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鸿篇巨作进行压缩,或摘录警句、精华,或梳理结构、精简内容,从而为读者呈现出快餐式样的“饕餮盛宴”:一部本应劳神费力十天半月的书,浓缩之后,您只需拨出少量时间(十数分钟左右)就可以“酒饱饭足”,极大地为您拼搏奋斗挣钱买房子抢出海量的时间。
其实,浓缩书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各种“观止”文古已有之,到晚近,某书局出版的“活叶文选”划归到“浓缩”领域应无不可——实际上浓缩书源起于何时都已经不太好考证,就算是当下掀起波澜的APP(移动)阅读范式,记者在去年就见到过真容,比如“getAbstract浓缩书”。其之所以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应该说是因为时下浓缩书备受众多白领和学生追捧所致。
到底浓缩书值不值得阅读?
浓缩:彰显价值
撇开“观止”古文和“活叶文选”,众多文字书籍的浓缩,客观说,在已经走过的文化旅途中,其价值意义我们是应该有实际体会的。
举个或许不恰当的例子,一场90分钟的足球比赛,十来分钟的精彩集锦可能会有更多的观众。就文学作品而言,那些长篇叙事,情节、故事归纳,以及相关理念的简要梳理,对浓缩书的读者而言,一定是有意义的,用追逐者的话说,就是可以很快领会一本书的精华。否则人们很可能不会去阅读——哪怕是几分钟的时间损耗。
与此同时,将碎片化的时间,比如工作日中的午餐时间,上下班的路程时间,用来阅读一部(几部)经典的浓缩书,未必不是上佳的选择。
事实上,名著改编的电影就是最好的范例:在几十分钟里,我们可以对作品(包括文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虽然那些运动、画面,尤其是人物动作和表情本身包含了海量的文字描述,但就一般电影观众而言,他们就是在看浓缩书:用几十分钟“阅读”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像“哈利·波特”系列电影。
当然,专家可能不认为“哈利”系列是严肃的阅读,那我们来看《悲惨世界》。前不久市场反应良好的这部改编电影可以说很好地“浓缩”了原著的精髓,尽管是从先被改编成舞台剧的歌剧“二手”改制而成。
更进一步的价值意义是,很多人正是因为受到电影《悲惨世界》这本“浓缩书”的感染,而返身图书馆,亲自去手捧雨果文字的。
就不少学童因电影(浓缩书)而阅读文字,进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来说,是不是比读单纯一部经典更有意义呢?
从形而下的路径抽身回来,形而上的文字仓库里,浓缩书几乎就是惯例:比如哲学史,明摆着就是各家人物、学说的浓缩。就像从电影到文字原著的路径一样,通过浓缩书您可以便捷地选择被谁家观点洗脑。更重要的是,由于理论、思想的传承和脉络,您还必须去选择阅读浓缩书——我不认为有谁可以读懂所有人、所有门派的哲学书籍。
浓缩:必然选择
诚然,原著的阅读不仅重要,而且必须,但我们不能只读几本书,就像那些抱着《红楼梦》洗脚、睡觉的人那样。
来看反对方的说法。“‘浓缩式\’的阅读,其实就是懒人时代的懒人做法……因为它太浅薄、太功利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阅读几乎没什么意义。”这是很有代表性的观点:说的真是很有道理的样子,是吧?
功利一定是有的,“没有意义”的说词不需要反驳了,浅薄?这种说词有点搞笑了。假如所有阅读都是“浓缩式”的,浅薄当然,问题是在这个世界上您恐怕找不到只读浓缩书的人,反而是高声嚷嚷这种论调的人,我以为很浅薄。
前面说了,仅就哲学一门就罕有将经典全部阅读过的人,也许就没有。放到文学领域,优秀的作品堆砌如山,如想了解阅读更多智慧人士关于社会、生活的洞见,您就只能读浓缩书:作品的概览和简要介绍,否则,再勤奋基本上都难如愿。而通过概要,也就是浓缩的文字,进而在浩瀚的书海择选目标,进入原著的森林,浅薄吗?!
无需放眼世界,这几年国内图书每年的出版量都在50万种以上——估计神也读不完。读读浓缩书,开阔眼界真没什么不好,那些反对读浓缩书的人,会不会是担心“浓缩”不到自己,才振振有词地指斥呢?
玩笑打住。即便具体到经典名著本身,我以为浓缩也是很科学的途径。就拿英美文学大佬布鲁姆倾心的经典来说吧:《追忆似水年华》是普鲁斯特万世立身之作,个人感觉确实精妙难有敌手。然而,这只是美好的一面,另一面是法国人的啰嗦,以我之陋见,除了自然主义的左拉和哲学家小说之外,几乎所有的法兰西长篇都很冗长,用英式评论家的话说,其繁复到你从任何页码、章节开始阅读都不影响体验——因为都很糟糕。普鲁斯特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如果有浓缩本,应该会勾引到很多读者吧?反正我是很期待。
再来看历史书籍,作为非专业人员,“简史”明显优于原著:反正都是意义晦暗难明,还添油加醋再PS的宫廷及其相关叙事占领绝大部分页码,翻翻就好。像简史一样,文学史实质上也是如此,包括作品概要在内,不都是浓缩书吗——浓缩碎片集合而已。
不知道那些声称浅薄的人读不读这些浓缩的碎片集合?
浓缩:现实问题
阅读本身就是多元的,这不只是说书的种类,还包括阅读方式以及读者自身的修为和立场,别以为自己读过几本原生的文字就高雅得可以蔑视阅读浓缩书的群类。
坦白说,热追浓缩书很让人欣慰——至少在阅读,诸如“破坏了阅读初衷”的质疑,我倒是想问一问,阅读的初衷是什么?您的初衷难不成必须是所有人的初衷?要这样,那就真不需要读书了。
可是,尽管“浓缩书不会阻碍读者阅读原作”,且还有引导到原作的功效,但看待浓缩书也得一分为二。
浓缩书有一个凸显的问题:浓缩的未必是精华,或还可能扭曲。在时下的学童作文训练班中就可见踪迹,将景色、人物的描写(悲喜、情景交融等)归类整理,“浓缩”成套路公式,功效显著,但在立竿见影的背后,看似“高手如云”的队伍俨然就是程序化的录入员,如想寻获个人视野,则只有哭笑不得的选项……
此例或不妥,那就说个困惑海德格尔的问题:他的一本书,有教授认为倾心犹太人,而另一帮学者则归类到支持纳粹的判断,如何浓缩?哲学晦涩,那么来看文学的《马丁·伊登》,这部杰克·伦敦的自传体长篇,一说是歌颂个人奋斗的杰作,另一说则指暗示了“自私”的个人奋斗没有归宿——自杀是必然之路。这要怎么“浓缩”才恰适呢?
总之,浓缩书的问题不是好不好,而是浓缩得好不好。如果像某些课本归纳出的“中心思想”那样,给出的不是启发、追问,而是正确答案,那么,浓缩书的阅读或掉进深坑也未可知。但是,即便如此,浓缩书依然值得阅读——只要阅读,就一定优于什么都不读!
读书就是读书,“浓缩书”也是书。
新闻推荐
满宠大喝:“何人扰乱刑场?拿下!”两名把守士兵上前将司马孚架住,司马孚不住挣扎,仍拼命地呼喊:“我父冤枉!草民愿代父领死,请司空明察家父冤情!草民愿代父领死!”台下百姓纷纷摇头叹息,心生恻隐。“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