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槐荫公安在全市率先推广应用智能移动处警终端系统向科技要警力,1+1>2

济南日报 2018-04-04 11:32 大字

去年下半年以来,槐荫公安分局主动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需要,将解决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矛盾问题作为切入点,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完善机制,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积极打造智慧公安、智能警务,提高工作效能。

为解决基层单位接处警压力,槐荫警方在全市率先推广应用智能移动处警终端系统,使各派出所和特巡警大队在巡逻中接收警情,能第一时间处置,节约路上往返时间,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由“静态接警”转向“动中接警”

增强出警时效

长期以来,派出所作为基层接处警单位,一般都是在值班室利用“三台合一”系统接收警情,打印接警单,联系报警人,然后根据情况进行接处警工作,在警情处置完毕后,回到派出所再通过科所队系统进行案情反馈。

“随着治安形势发展和110警情不断增多,这种工作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现实需要,在连续出现多起警情的情况下,每个警情都要在派出所内接警和反馈,占用了大量往返时间。”某派出所负责人对记者说。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槐荫公安分局在上级单位的协助下,从今年初全面推广和应用智能移动处警终端系统,使各派出所和特巡警中队每一起警情的签收、到场、查看及反馈,都可以在移动警务终端操作完成,实现手指一划警情随时随地快速签收、自动识别“到达现场”,处警现场就可完成处置反馈、警情反馈、人员资料采集、证据收集以及分类查询和快捷录入,极大方便了民警处警工作,增强了接处警单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机动能力,切实提高了接处警工作效率。

该系统运行以来,全局动态接警1481次,平均每个警情到达时间提高6.36分钟,有效节省了警力,节约了出警成本。

由“重点巡防”转向“全域巡控”

提高街面见警率

目前,公安机关基层单位民警老龄化、警力严重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警务工作发展进步的瓶颈。

以前为提高接处警速度,必须安排部分警力在派出所内常态备勤接警,一旦发生群众报警,便于立即出动。但由于总警力数有限,在部署街面巡防工作中只能突出重点部位、重要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治安防控效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槐荫公安分局发挥智能移动处警终端系统的功能作用,在新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实行动态化接警,极大地释放了警力资源,提高了战斗力,实现了“1+1>2”的效果。

目前,槐荫公安分局的各派出所不再拘泥于安排警力被动接警,而是将现有警力置于街面、深入小区,特别是在重要节日、重大会议等时间节点,最大限度地增加巡防密度,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有效维护了辖区良好的治安秩序。

从年初系统运行以来,全区110警情发生5416起,同比下降了17.11%;发生可防性案件328起,同比下降了20.86%。

由“全力服务”转向“优质服务”

提升群众满意度

今年3月17日,西市场派出所民警吕竹伟、商晓睿在辖区一家商场内,处理一起疑似网络办理贷款被诈骗的警情时,处警终端再次接收到一起警情,在经二路一家银行内,有人可能被电信诈骗,不理会银行工作人员的提醒和劝阻,执意准备汇款。

民警判断此警情非常紧急,晚到一会儿受害者都有可能把款项汇出,于是民警利用处警终端的录音取证功能,快捷地处理好手中的警情,并告知当事人到派出所接受进一步处理后,马上赶往银行。仅两分钟,民警便到达现场,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民警,一名男子自称给自己的表妹汇1000元手续费,下午表妹就给自己打过50万元来。后经民警做工作,男子才打消了汇款念头,避免了财产损失。

槐荫公安分局一直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警力配置,挖掘警力资源,把110警情作为群众最迫切、最急需办理的事项,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智能移动处警终端系统的推广应用,使警务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反应更迅速、出警更快捷,使出警民警在处置各类警情过程中更加从容不迫,在全力服务群众的基础上,能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分局利用智能移动处警终端系统终端的定位功能,在指挥中心显示的全区巡防警力分布情况,针对情况复杂的110警情,就近调动警力增援,实现了扁平化、智能化、可视化指挥,提高了重大案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平安生活。

(本报记者 陈彦杰 通讯员 张巍)

新闻推荐

为大学生班组点赞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社会,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后成才的竞争则更为激烈。大学是大学生实现腾飞的第一平台,而一线班组则是他们实现腾飞的第二平台。大学生就业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