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 假期出游 警惕四类旅游陷阱
清明节将至,这个时候,除了返乡祭祖外,不少人会选择出游踏青。那么,旅游中常见的消费陷阱有哪些?该如何预防?
陷阱一景点缩水
在旅行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报团前,旅行社明明说是某某一线,景点听起来有很多,但去后才发现,景点严重缩水,许多景点都是“蜻蜓点水式”参观一下,有的甚至连景点的门都未踏进,虽然钱没少花,但玩得一点都不尽兴。
支招:“要避免这类陷阱,一定要事先和对方签订旅游合同。”市工商局消保科科长张宏说,在与旅行社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审阅合同条款,并把每一天的行程安排、景点停留时间详细在合同中注明,以便日后维权。
陷阱二低价引诱
“低价团千万报不得!”如今一提到低价旅游,刘女士就连连摆手。去年,她为了图便宜,以 1000元出头的价位,前往外地玩了 7天,结果不但吃、住差,旅行社还随意缩短旅游行程,增加购物时间、次数和自费项目。报团的价位是很低,但和增加的消费项目加一起可就多了。
支招:外出旅行不要以价格高低作为选择旅行社的首要条件。要想玩得尽兴,就一定要跳出只求价格低、不顾服务质量的误区,交通工具、住宿等级、餐饮标准、行程路线等都会导致旅游价格的不同。因此,一定要选择正规旅行社,服务无保证的旅行社万万选不得!
陷阱三强迫消费
强迫消费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旅游乱象。由于团费低,许多导游和地接社通过游客参加自费项目和购物回扣获取利润,因此,强迫消费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景区门票在游客报名时只含大门票,而里面的小景点则需要另行付费;有时,导游还会安排游客到自费景点游玩,这些景点的收费通常都很高。
支招:消费者参团出游前,要与旅行社签订书面旅游合同,一定要仔细敲定行程中的具体安排,明确行程和旅游价格,防止旅行社变相提价,对于其擅自增加的自费娱乐项目,消费者有权拒绝。
陷阱四拼团或转团
在旅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在这个旅行社报名了,但由于人太少,组不了一个团,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私自转到其他旅行社,让游客在机场或旅游景点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支招: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找报名的旅行社问明情况,打听清楚拼团合作对象及组团社、接待社的联系方式,避免自己在拼团途中被甩。同时,要保管好旅游合同,以便日后维权。
新闻推荐
忻钰坤(右)、宋洋。三年前,导演忻钰坤的长篇处女作电影《心迷宫》多线叙事的精彩设计让不少人惊艳。如今,观众马上能看到这位青年导演的新作———由宋洋、姜武、袁文康、谭卓等主演的犯罪剧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