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书法史上的盗墓笔记

齐鲁晚报 2017-12-21 14:02 大字

丧家狗;盗墓贼。重翻北大教授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天空突然飘下六个字,组合出上述三言对联。单看文字,不雅,又是“狗”又是“贼”不说,狗还是“丧了家”的狗,贼是“挖坟掘墓”的贼。

可是,这两句所关联的人、事,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却是相当重要和显赫。上联用孔子典,下联用钟繇典。孔子,是相当一部分地球人都知道的文化符号;钟繇,吃书法这碗饭的人大多知道,他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书法家。

钟繇最大的贡献是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晚出生一百多年的王羲之曾认真临习过钟繇的作品,两位被后人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但是,这位钟鼻祖的写字本事,却是盗墓得来的。

钟繇年轻时,先是跟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与邯郸淳、韦诞等当时有名的书法家交流“用笔法”。有一天,钟繇在韦诞那里看到写着蔡邕笔法的几页纸,一时发起癔症来。蔡邕是比钟繇年代更早的学者、书法家,现在已经失传的“飞白书”就是他老先生创立的。那是在汉灵帝熹平年间,皇帝下诏请蔡邕作《圣皇篇》。文章写成,蔡邕拿着给皇上送去,秘书进去通报的这一小会儿,蔡邕候在皇宫门口,一抬头看到旁边正装修鸿都门。他看到工匠拿笤帚蘸了白石灰刷墙,忽的一遍刷过去,墙上却刷得不实,留下丝丝白线条。他灵机一动,回到家里试着用大笔写字,蘸的墨比平常少,运笔速度比平常快,按笔的力道比平常轻,这样在纸上写出来的笔画就多处枯丝般露白,与以前的字相比,别有一种飘逸。于是,一种叫作“飞白书”的新书体便在蔡邕笔下发明出来。这种书体风靡汉魏时期,凡宫阙上题大字往往就来“飞”它一下。影响所及,后来的写意画家也以干枯笔触作画,这种技法也叫作“飞白”。

蔡邕创立“飞白书”的故事很励志: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此外,他还将平生书法绝学心得著成《笔势》一文。在他死后,这篇书法秘诀辗转传到曹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制墨名家——韦诞手中。韦诞字仲将,擅长草书、飞白体,还自创出一种“剪刀篆”。

钟繇在韦诞家里见到蔡邕的书法秘诀,很是想看,无奈对方不允许。他回家后不能释怀,“自捶胸三日,其胸尽青”,接下来还吐了几碗血,被人用五灵丹救活之后,他又去面求韦诞,可恨对方真是小气鬼做到底,竟将蔡邕笔法那几张纸藏得严严实实,到死都没给钟繇看。死了之后,他还把这份珍贵的书诀带到了坟墓里面。

韦诞人都死翘翘了,这下钟繇没办法了吧?才不呢。钟繇也是狠人一个,乘着月黑风高之夜,他花钱找人来到韦诞家族墓地,“盗开其墓,遂得之”。接下来,古书上说他对书法的理解大幅提高,“故知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此后,他的书法水平一日千里,成为当时的书法第一人。到他临死之前,将自己学书的经历、体会书于纸上,说:“岂知用笔而为佳也?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他将学好书法的关键定位在掌握“用笔”环节上,在他临死的时候,从囊中取出自己写的笔法传授给儿子钟会,并说:“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

钟繇盗墓求取笔法的故事,起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书法要有狠劲,一狠天下无难事;二是为人不能太抠门,要带什么秘诀进棺材,早晚被人挖坟掘墓。

钟繇的故事传了很多年,后来有人考证说盗墓得笔法的故事不怎么靠谱。因为据考证,钟繇生于151年,卒于230年,韦诞生于179年,卒于253年,韦诞死的时候,钟繇自己先已经死了23年啦。难不成是钟繇死后还魂去盗韦诞之墓?那么,为什么学书之人要杜撰这种怪事呢?无非是想突出笔法要诀之珍贵,估计古代书法学习班的老师担心家长交了学费而孩子不肯学,于是编了这故事来蒙人家孩子。而且这故事还被东晋名士虞喜写进了他的笔记体著作《志林》一书。

现在有一个严肃的问题: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钟繇工于多种书体,其隶书颇得蔡邕隶书之味,那么,他到底如何得到老蔡真传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唐朝就解决了。唐代书法理论家张彦远写的《法书要录》一书中说:钟繇的书法得传于蔡文姬,而蔡文姬自然是学自其父蔡邕。如此说来,钟繇算是蔡邕的再传弟子了。(本文作者为美术学博士、书法家)

新闻推荐

85.1%适龄未婚青年被长辈催过婚 七成表示有较大压力

调查显示,85.1%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被长辈催过婚。据中国青年报12月21日消息,新年将至,对于适龄的未婚青年来说,除了有“要过节了”的兴奋,也不无烦恼甚至焦虑,特别是那些在感情上仍没有进展的人。有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