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博士生难毕业的“C刊门槛” 专家呼吁找到更好的评价体系将其取代

半岛都市报 2017-12-15 11:31 大字

近日,一名教授关于“发C刊论文快把博士生逼疯”的网贴在网上被热议。C刊是什么?博士发C刊(核心期刊)为何“压力山大”?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发C刊难,毕业难

C刊即人文社科期刊中的CSSCI期刊,是显示学术价值和行业地位的一块“金字招牌”。大部分高校规定“发两篇C刊文章才能进行博士毕业答辩”,让C刊成为了大多数博士们毕业前必过的“一道门槛”。

北京某高校的一名在读博士表示,目前想在高校谋得教职,C刊文章几乎是“入场券”,“一篇高水平的CSSCI某种程度上就能改变一个文科博士的接下来研究事业的前途发展。”

既然C刊如此重要,C刊好发吗?

“每年有3万名文科博士生,很显然我国的C刊不够用”“2篇C刊都快把博士生包括导师逼疯了”,该教授在被热议的网帖中做了一道“数学题”:最新版的C刊共743种,平均每年可发文约12万篇;而3万名文科博士一人必须2篇,就是6万篇的需求,超过所有C刊发文量的一半。

许多博士生接受采访时表示发C刊较难原因有三:第一,博士生连年扩招,但核心期刊有限,“僧多粥少”;第二,所有大学人文社科类的老师也需要发C刊,C刊发表量关乎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造成“挤过独木桥”;第三,相对于其他学科,人文类学科需要更久的积累沉淀,尤其像历史学等学科更是“慢工出细活”。

C刊也能买版面

无论要求是否合理,现实的需求是摆在第一位的。受访的十余名博士对记者反映,C刊本来就难发,背后还存在一些“付费就可买版面”的乱象。

为了探究C刊能否付费买版面,记者以某大学在读博士生的名义,通过社交软件与自称“能够发布C类刊物”的某“工作室’取得了联系。

首先“工作室”客服询问是单发文章还是代写代发,当记者表示自己能写时,客服告诉记者,“自己写,不包过。我们可以保证文章学术水平达到C刊要求,代写代发包过,4万起。”记者进一步询问了对方的“神秘渠道”。对方表示有两种渠道,“一个是我们自己和杂志社有专门对接,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和其他工作室资源共享,有什么刊物需求我们互相之间能操作、互通有无。”

向“唯C刊论”说再见

对于人文社科类博士,要不要以C刊的发文量作为评价体系的唯一标准?学界看法不一。

有专家认为,在目前的高校的教育评价体系下,C刊论文仍是最有效、公平的评价方法,“除非找到更好的评价体系去取代,且求职时,高校等接收单位的评判标准也要随之调整。”

“该告别唯‘核心期刊\’的时代了。”对此现象,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建立一个更优质、高效的学术评价体系,已经成为一部分学界人士的共识。熊丙奇认为,核心期刊可以作为优秀奖励机制,成为“学术参考工具”,而不是刚性的“学术评价标准”,数量也可适度降低。“集中精力发一篇优质的文章,好过生产多篇学术废品。”熊丙奇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科院、社科院以及清华、北大等已经取消了“发两篇C刊文章才能答辩”的硬性要求,但在多数高校,2篇核心期刊依然是毕业前的“必需品”。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电瓶车“发火” 民警及时扑灭

本报讯(吴彬马靖)12月12日傍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滨湖派出所成功扑灭一起因电瓶车起火引发的火灾,有效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日傍晚,滨湖派出所接到警情,在派出所附近的某小区14栋突发火灾,并可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