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那一抹跨越千年的天青色 ——汝窑背后的故事

泰安日报 2017-10-13 10:38 大字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周杰伦《青花瓷》中的这句歌词,写的其实不是青花,而是北宋汝窑。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即汝、官、哥、钧、定)之一,在古瓷收藏界极为珍贵,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的说法。

1 汝窑烧造时间仅20年

汝窑稀少,与它烧造时间短不无关系。古瓷专家陈万里、冯先铭认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至宋徽宗建中靖国(1101)的15年间,汝州城文庙烧造青瓷,专供宫廷。之后几年中,宋徽宗时而“废汝用钧”,时而“废钧用汝”,汝窑烧制便时断时续,至靖康之耻,专供宫廷的汝窑与北宋同时灭亡。关于汝窑存在的时间,各路专家推测并不一致,但主流的说法是,仅有20年左右。南宋时,汝窑已经“近尤难得”,十分珍稀了。

书画皇帝宋徽宗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在瓷器鉴赏方面也很有造诣。汝窑的出现,不仅因为徽宗的艺术审美情趣,更与他根深蒂固的道教信仰有关,史载徽宗之所以督造汝州青瓷,是因为他觉得“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

对于这句话,有一种解释是:徽宗认为,当时的定窑瓷器有“芒口”,不好使,命令改烧青瓷。芒口是一种烧造的工艺缺陷,指瓷器口沿无釉露出胎骨,工匠们一般会在上面镶上一圈金或银。当时的定窑采用覆烧工艺,也就是扣着烧,烧出来的瓷器足部满釉,但口沿无釉,这是考虑到宫廷中桌面均是高档漆器,足部满釉不会损伤桌面。

而收藏家马未都则说,“芒”其实是指光芒,道君皇帝宋徽宗常颂道教青词,对幽怨的青色情有独钟,看不惯定窑白瓷的耀眼光芒,遂命大肆烧造青瓷。

2 美轮美奂天青色

在位仅六年的周世宗柴荣曾命人烧造过一种瓷器,称为柴窑。论价值,柴窑排在宋代五大名窑之前。但迄今为止,柴窑没有发现实物,也没有窑址,就像一种传说。清人记载这种瓷器的釉色时,提及柴荣说过的一句话:“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这)般颜色做将来。”天青色,就成了后人对柴窑的最直观想象。

而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柴窑没人见过,汝窑的颜色应该与它最接近了。汝窑也有粉青、豆青、月白等颜色,但以天青、粉青为上品,所以天青色也成了汝窑的最大特征。据说这是宋徽宗在梦中看到的颜色,醒来后立即命人仿造。这种无法言明的色彩是如何烧制出来的,至今无人能解,民间还出现了烧造工人以活人祭窑的传说。

天青釉中含有少量铁,烧造时,青色的深浅随温度的高低变化。这种釉料不含任何人工化学成分,是数十种天然石料中微量元素成色,这也是后世难以仿制的原因。它的釉色在不同光照和角度下会发生变化,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青中泛黄。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釉中气泡稀疏,有如晨星寥寥无几,“寥若晨星”正是形容它的这种美质。

有学者认为,汝窑这些特点和它加入的特殊成分有关。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有古瓷专家指出,以玛瑙入釉可使釉色更加滋润和明艳,也是其气泡特质的成因。但也有观点说,玛瑙本是一种硅酸物质(氧化硅),正是制釉的主要成分,并不特殊。汝窑窑址宝丰以生产玛瑙而闻名,其劣等品或下脚料完全有作釉的可能,玛瑙入釉足见其奢华,但于成分无益。

汝窑的胎质不是白色,而是发灰,颜色就像烧完后的香灰,俗称“香灰胎”。收藏家马未都曾对古陶瓷的釉色做过一番系统解读,他说陶瓷做白其实是剔除了泥土中的很多杂质,是很难的工艺。从科学的角度讲,汝窑是个夹生胎,没烧熟,烧汝窑的温度不能达到1300℃,到1200℃左右就行了。如果烧熟了,它的釉色就达不到那么漂亮了。

3 汝窑器型小,无雕饰

汝窑瓷器一般较小,多为盘、洗、碗等器型,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极少超过20厘米,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故有“汝窑无大器”之说。

河南汝瓷专家王延军说,古代有“十窑九不成”之说,烧造汝窑的倒焰窑上下温差较大,在0.4立方米的窑室中,产品窑位不同,其色也略有不同,如炉内器物太大,同一产品上下成色也会不一。汝窑烧造时采取“裹足支烧”,即底足用釉包裹不露胎,支钉烧造,支钉为单数:三个或五个。过大或过重的器物也不适应支钉烧制。

“支钉烧制”从汉代陶器至唐代瓷窑已普遍使用,并不鲜见,但汝窑却有它的特殊之处。汝窑支钉采用耐高温的优质瓷土,小而尖,釉层越薄则支痕越小。因此留在成器上的支痕极为细小,这也是出于美观考虑。有多小呢?明代学者高濂形容汝窑“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

存世的汝窑瓷器,基本没有繁复的花纹,它的开片状似螃蟹的爪子,故称蟹爪纹。曹昭在《格古要论》中形容汝窑:“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汝窑的开片很特殊,裂纹角度是斜的,所以对光的折射与众不同。

4 后世仿造以清帝为最

尽显宋徽宗审美意趣的汝窑如昙花一现,很快在历史中消失,但它的美却长留世人心中。元代统治者掠夺了北宋的很多工匠艺人,却再没出现与汝窑近似的陶瓷艺术。就算是工匠能烧造出来,天性豪放的蒙古人也未必喜欢,看看元青花就知道他们的审美取向绝不是委婉细腻型的。

反而是南宋修内司窑出土的瓷器,在工艺和审美上,与汝窑有传承关系。时人已评价修内司窑“色好者与汝窑相类”。但相似并不代表相同,汝窑的美丽还是被历史无情碾过了,后世人心有不甘,仿制层出不穷,其中以清代帝王为最。

雍正皇帝对汝窑的喜爱,见诸各种史书。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雍正七年,宫中对汝窑器进行了一次清查,共有汝窑器31件。这仅是雍正自认为的汝窑瓷器,其中很难说没有他人鱼目混珠的作品。

说到“造假”,乾隆帝虽是大收藏家,但从不排斥仿制前朝旧物,他的得力手下、一代清瓷名家唐英,就是仿制宋代名窑起家的。文人唐英通晓诗画,却不懂烧陶,成为景德镇督陶官后,他“与工匠共食息三年”,才把各类仿瓷做得“与真无二”。

乾隆十年(1745),皇帝下令“二月初七,传旨仿制汝窑猫食盆”,所谓“猫食盆”实际是“汝窑天青釉无纹椭圆水仙盆”。三年后,他又下令为“猫食盆”做了紫檀木座,这件汝窑水仙盆现藏于台北故宫。

北宋时还没有作款的习俗,汝窑只有少部分有款识,有时乾隆会下旨“仿旧作不要款,如仿得旧更好”。此阶段所仿汝窑器有落款与不落款两种,现在所见的“甲、乙、丙”款都是后来写上的。收藏家马未都列举过两种汝窑款识:“奉华”和“蔡”,奉华是指南宋时的奉华殿,那是宋高宗赵构宠妃刘贵妃的居所,而“蔡”便是指蔡京了。

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等窑难度大得多,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虽然元、明、清历代窑场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这种天青釉色终无人能实现。1938年至1941年,民国商人李绍初曾在汝州蟒川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试仿汝瓷,也以失败告终。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1953年6月指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于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河南汝州出现了遍地开花烧造汝窑的局面,相继生产出豆绿釉和天蓝釉瓷器。豆绿釉和天蓝釉虽然距离汝窑传奇的天青色还有很大差别,但已非常难得了。

几百年来,神秘的天青色,一直是古瓷烧造者心中难于逾越的距离,很多仿制者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种微妙的烧造尺度,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却恰好违背了汝瓷的真谛。“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一句看似随意的诗句,包涵了多少清静处世的修为。

日报综合

新闻推荐

渐行渐远的农具

■阮胜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民在生产劳动中发明了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便利和较好农业收成的生产工具———农具。在我,禾桶和水车等农具虽已“退休”,但它们却始终清晰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禾...

 
相关新闻